倒是之后,妹妹林丽华留在家里招婿,所以顾宇姥姥一直都是跟着他小姨一家人一起生活的。
而因为顾老爷子顾老太对下乡亲家的鄙视,两家不怎么来往。
顾明鸿去世之后,林静华更是断了跟娘家的联系。
这些年,虽然林静华不提,但是顾宇知道他|妈心里还是惦记着姥姥的。
也是经历了生死之后,顾宇知道以前很多地方是他疏忽了。
他对得起国家却是对不起自己的家人。
相信,他|妈肯定也会很想念姥姥的。
听到顾宇的话,林静华一阵愕然。
想到了亲娘,她心情还是有些急切的,于是就说道:“好,多割一些肉过去。”
以前在乡下,可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肉。
可她娘一个寡妇要养大两个孩子不容易,家里的一切都要节省。
过年大队杀猪还要先交公,剩下的那些猪肉每家按工分也就能分到一点。
每次分得的那点肉,她娘还要想办法多吃一顿,一般都是分给两个闺女吃的。
到后来林静华嫁到城里了,先头几年还是不错的,过年的时候顾明鸿会带着媳妇送年礼。
也就那个时候,她娘可以吃到一点猪肉。
只是再后来,林静华自己在老顾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又怎么可能会有猪肉拿回去给她娘吃?
不止是猪肉,季思思还准备了麦乳精奶粉鸡蛋糕等等适合老人家的东西,还有一大匹的棉布。
一瞬间,林静华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觉得似乎带着儿媳妇回去看他姥姥似乎比带着儿子更好?
毕竟顾宇一个大老爷们,很多事情不懂的,没有女孩子贴心。
顾宇无奈,却还是跟着一起去的,好歹他块头大可以起到保护震慑的作用。
也幸亏顾宇跟着一起,有他可以帮忙拎着东西。
要不然,季思思会崩溃。
实在是这个年代的交通工具啊,之前去江城还好,最起码是坐车的。
可是要去姥姥家的那个村子,一开始还有公汽,后面有一大段路完全只能是靠着双脚走路。
“妈,以前你们每次去县城都这么麻烦?”季思思想哭。
汽车只能坐到镇上,然后再走到公社,再走回村里。
按照婆婆的说法,差不多五六个钟头可以走到。
可是现在,他们已经走了六个小时,还没有到!
“我们那个时候,并不会去县城。”林静华笑得一脸坦然。
乡下姑娘的,哪有什么去城里的机会。
最多,过年的时候,可以跟她娘一起到公社赶集看热闹。
季思思还想说什么,忽然就住嘴了。
她确实想到了,这并不是在四十年后,一般人不会闲的没事经常去城里闲逛的。
等他们终于到了姥姥所在的村子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明明早上八点他们家就从家里出发了的。
一路走来,不少人认出了林静华,主动打招呼。
虽然这两年她很少回来,但是作为山窝里飞出去的金凤凰,林静华在村里一直都是一个传说。
林静华也向乡亲们介绍着:“这是我儿子,我儿媳妇。”
然后顾宇就给大家发糖。
这是回来之前,特意在供销社买的一大包,也是季思思想到的。
可以让林静华和姥姥在村里的人缘更好,以后生活的更加融洽。
那可不是一人发两颗糖,季思思准备得多,顾宇又是一个大方的。
看到孩子就抓一大把,真的是好大一把的那种。
林静华看了都心疼,不过她也没说什么,知道这都是思思的好意。
孩子们拿着那么一大把糖,一个个高兴的。
有的马上就拆开放进嘴里,也有懂事的孩子,抓紧手里的糖就飞快的往家里跑。
等终于到了姥姥家,远远的便看到一个老人佝偻着身体在大门口摘菜。
季思思知道姥姥今年年纪也不大,还没到六十呢,可是门口坐着的老人像是七老八十了。
“娘。”林静华喊了一声,眼里饱含着泪水。
向老人跑去的脚步,甚至带着踉跄。
林老太太听到声音,慢慢的抬头。
她的眼睛已经很不好了,视线有些模糊。
半天,才抹着泪说:“是静华?静华回来了?”
林静华一下子就跪倒在老人面前,“娘,是静华回来了。是我不好,这几年都没能回来看您。”
母女俩抱在一起痛哭出声,顾宇和季思思一直等她们发|泄完之后才上前。
顾宇把手里拎着的东西都拿了过去,“姥姥,我是阿宇,我带我媳妇来看您了。”
林老太太又瞅了顾宇好半天才认出来,“是阿宇,阿宇回来了,回来就好。”
跟着却是对着季思思笑:“这是阿宇媳妇?哎呀,长得真好看。”
这会儿老太太情绪已经稳定下来,颤颤巍巍的站起来,直接领着闺女和大外孙还有外孙媳妇进了院子。
结果他们才刚走进去,就听到里面的人骂骂咧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