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摄像师每拍摄一张照片,便会收取 1.5 或2元的费用。
南市虽然不是首都那样闻名中外的大都市,但它同样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会城市。
这里的消费水平虽然不及首都那么高,但他想,一张照片收取 1 元钱或者 9 角钱,应该还是会有不少游客愿意拍摄。
蒋志林毕业后就分到了南市人民法院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
自从辞职之后,他就感到有些迷茫,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坐吃山空肯定是不可行的,改革开放之后有很多人下海,蒋志林也在考虑要不要做点小生意。
他家没有祖传独门手艺,自己也不会做饭菜,所以肯定不能做餐饮生意。
举报材料和证据全部提交上去后,蒋志林就不能再回到法院工作,他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蒋瑜见父亲发怔,突然开口说道:“爸,您什么时候买相机呀?我不仅想学洗照片,还想学拍照呢。”
他满怀期待地凝视着蒋志林,眼中满是对相机的渴望。
蒋瑜心里清楚相机价格不菲,所以即使非常想要把玩一下相机,他也从未向宋叔叔开口。
蒋志林看着儿子眼中无法掩饰的期待,无奈地回答:“爸爸目前没有相机票,等我换到相机票之后再说吧。”
相机是供销社的紧俏商品,需要凭借相机票才能购买。
蒋志林也无法确定自己能否顺利换到相机票,因此不能给他一个确切的答复。
希望越高,失望越大,他不想让儿子失落。
-
“好吧。”蒋瑜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低落,他对买相机这件事情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
宋宣注意到了蒋瑜的情绪变化,连忙安慰道:“别灰心,我带你们去友谊商店买吧?在那里买相机不需要票。”
蒋志林心中不禁一动,他确实有买相机的想法,只是他身上没有带那么多钱。
一台相机要好几百块,而他身上只剩下一百多块了。
“算了吧。”蒋志林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这个想法。
宋宣看出了他的顾虑,笑着说:“没事,如果你手头有点紧的话,我可以先借给你,等你回家之后再把钱寄过来就好,你的人品我还是很放心的。”
蒋志林听到宋宣这么说,心里不禁有些高兴。
他没想到宋宣会这么信任他,甚至愿意借几百块钱给他买相机这不当吃不当喝的贵重物品。
“你手头方便吗?”蒋志林迟疑地问道。
宋宣哈哈一笑,说道:“当然方便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没结婚也没养孩子,一个人过日子能花多少钱?不婚不育永葆青春,每天都潇洒着呢。”
他工资和奖金还很高,不过,这些钱要是用来购置那些真正契合他需求的物品,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蒋志林听了宋宣的话,心里有些无语。
他不由庆幸自己不是一个嫉妒心重的人,不然看到宋宣日子过得这么轻松自在,说不定还会心生嫉妒,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
-
“谢了,等我回去就寄钱还你。”蒋志林一脸感激地说道,他把这份人情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宋宣微笑着摆了摆手,显得十分随和,“不着急。”
车子缓缓停下,宋宣推开车门,动作利落地下车。
蒋志林也连忙抱着孩子下了车。
“你先坐着吃东西,我回屋拿点东西,去去就来。”宋宣对蒋志林说道,快步走向房门。
“好的。”蒋志林应了一声,抱着蒋瑜走到客厅的沙发前,小心翼翼地让孩子坐下。
“爸,我都这么大了,你不要随便抱我了,别人看到会笑话我。”
蒋瑜皱着眉头,叉腰强调道。
之前他还没有这种意识,在长城拍照时,其他小孩对他指指点点,他才后知后觉地察觉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蒋瑜长的不高,很多时候蒋志林都会忽视他的年纪。
听到这话他哈哈笑了两声,但却没有放在心上。
蒋瑜毛都没长齐,算什么长大!
-
没过多久,宋宣就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叠外汇券。
“这是外汇券,你拿着。”
宋宣走到蒋志林面前,交代道:“你住的招待所距离友谊商店不远,回去的时候你直接去友谊商店看看,现在有没有相机,有的话就买下来。”
蒋志林接过外汇券,向他道谢:“谢谢了。”
“别跟我客气,早买早享受。”
宋宣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想起蒋志林已经辞去了工作,关心地问道:“你回去后有什么打算呢?心里有没有一些想法了?”
蒋志林沉默片刻,摇了摇头。
“目前我还没有什么头绪。”
蒋志林犹豫了几秒,鼓起勇气试探地问道:“你觉得我转行去做生意怎么样?”
宋宣闻言,认真地问道:“那你打算做什么生意呢?南市的商业环境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