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书文摩挲着手腕上的玉石手串,目光飘向远处:“当年我执意去偏远山区支教,你奶奶便守在家中,每过一年就亲手打磨出一颗鹅卵右珠。等我回来时,她鬓角都染了霜。”
洛馨秋静静聆听,连时间流逝都未察觉。她忍不住问:“奶奶如何坚持下来的?”
“她啊,”莫书文眼底泛起笑意,“特意去求了位大师,对方说打磨石珠能盼我平安归来。”
“又在讲老故事?”玖月城端着一盘红烧鹅肉走来,“洗手吃饭。”
莫书文盯着盘子,眉头一皱:“你怎么把小诗仪的玩伴给炖了?孩子该难过了。”
莫诗仪顶着一头凌乱头发,脸颊涨红:“爷爷!别说了!”
洛馨秋环顾四周:“小景呢?”
“姐!我在这儿!”洛杜景从角落探出脑袋,脸上还沾着草屑,额角留着几道抓痕。
“怎么弄成这样?”洛馨秋皱眉,指了指水池,“快去洗干净。”
“姐,那鹅真的会飞!”洛杜景苦着脸,“追着我满院子跑!”
老两口被逗得直笑。莫书文慈爱地看着少年:“小景,喜欢这儿就常来玩。”
“不、不用客气……”洛杜景连连摆手,耳尖通红。
几天后,洛馨秋一行踏上返程。乡村的悠闲时光让她彻底放松,倒是洛杜景玩得忘乎所以,与初来乍到时的拘谨判若两人。
刚下飞机,莫诗仪的手机便响个不停。“谁这么着急?”她嘟囔着走到一旁接听。片刻后,她神色匆匆地将洛杜景拉到一边,嘀嘀咕咕说了好一阵。
随后,莫诗仪凑到洛馨秋跟前,小心翼翼地问:“姐姐,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先回家。”洛馨秋答得干脆。
洛杜景与莫诗仪对视一眼,前者急忙拦住她:“姐,你不是说要带我去看工厂吗?”
“现在工人还没复工。”洛馨秋望着远方,神色平静却透着坚定,“我改主意了,先去一个地方。”
“哪儿?”两人齐声问。
洛馨秋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寺庙上。她踩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殿内香烟袅袅。一位中年僧人正在清扫落叶。
“请问大师在吗?”洛馨秋踏入殿门。
“师傅正在闭关。”僧人停下手中动作。
她取出怀中四分五裂的白玉佩——裂纹间隐隐透出一抹诡异的绿,“请帮我把这个交给大师。”
僧人盯着玉佩,神色骤然凝重:“施主不妨在此参拜,静候片刻。”
洛馨秋仰头打量着殿中泥塑——那分明是尊佛像,却独独缺了面容。带着疑惑,她跪坐在蒲团上,郑重地叩了三个头。莫诗仪和洛杜景面面相觑,不明白这尊"无面佛"的深意。
突然,一道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两人吓得跳起来,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方丈不知何时出现在殿内,袍角未带起一丝声响。
"我的天!"莫诗仪躲到门后,声音发颤,"您到底是人是鬼?走路怎么一点声儿都没有!"
洛杜景强装镇定,指着佛像问:"大师,这佛像为何没有脸?"
老方丈捻动佛珠,慈眉舒展:"此庙名为'无名',便是接纳所有有缘人。在这里,人人皆可留下心愿,无需姓名,不必身份。"
熟悉的声线让洛馨秋猛地转身。她望着老方丈,呼吸微滞:"大师,我们又见面了。"
"你的来意,贫僧已知。"老方丈抬手示意,"随我来吧。"
洛馨秋叮嘱二人原地等候,便跟着老方丈穿过层层回廊。行至一处幽静院落,院中古梧桐参天,树根处竟环绕着一汪清潭。老方丈取出她托付的碎玉佩,毫不犹豫地投入水中。
洛馨秋俯身望去,瞳孔骤缩——潭底密密麻麻堆满了碎玉残片,在水波中泛着微光。"大师,您帮过多少人?"
"贫僧从不计数。"老方丈缓步走向廊下,那里摆满了小梧桐盆栽,"来此祈愿者,皆是有缘。"他抱起一盆幼苗递给洛馨秋,在枝头系上平安符。
洛馨秋攥紧花盆,声音发颤:"大师,我遇到的...那些困境,真的有解吗?"
老方丈忽然停住,指了指满架盆栽:"这梧桐需得悉心照料。待你亲手挂上三十六个平安符,自会找到答案。但切记——每月只能挂一个。"
三年。洛馨秋后退半步,指尖掐进掌心。可当她想起莫余谦的笑容,眼底重新燃起坚定:"为了他,我愿意。"
抱着装着梧桐苗的木盒走出寺庙,莫诗仪和洛杜景立刻围上来。"姐姐,这是什么呀?"
"先回家吧。"洛馨秋望向天边晚霞,将平安符贴身收好。
老方丈望着三人远去的背影,轻声念诵佛号:"愿这一份执念,终得圆满。"院中梧桐沙沙作响,似是应和着这跨越时光的期许。
车上,莫诗仪压低声音打着电话,时不时用余光偷瞄副驾上的洛馨秋。就连平日健谈的司机赵悟,此刻也只是沉默地握着方向盘。“小姐,您确定要回之前的住处?”他又一次确认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