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扒开人群,拿出手枪,缓缓走到这个大妈面前,语气中带着嘲讽:“哇,市长呢,我好怕怕。”哦字还没说完,他就掏出了手枪,抵住大妈的脑袋。
“砰砰”两枪,九毫米子弹在近距离的杀伤力还是很可观的,大妈的脑袋就像西瓜一样猛地炸开,鲜血混合着脑浆泼洒在离他较近的几个人身上。
那几个人当场吓得有些呆滞,身体连动都忘记动了,脸上写满了惊恐和不敢置信。
而连长却没有丝毫心软,他再次举起扩音喇叭,咬字清晰地说道:“现在人群中没有哪个的儿子是市长了吧?”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前进。”说到最后,他的声音猛然拉高,让他们明白,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前进,去面对那些感染者,去争取自己生存的机会,而不是在这里无谓地幻想和逃避。
伴随着人群中不断响起的枪声,人群再度缓缓向前移动,气氛愈发紧张和压抑。
有些人内心充满反抗的念头,甚至想要夺枪反抗,但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他们清楚地知道,即使抢夺枪支成功,后方的预备役士兵也会无情地将他们射杀,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汤向荣跨过脚下的一具尸体,这具尸体的胸口处赫然有着两个弹孔,显然是被枪击中而亡。
尸体的衣服以及表面早已被密集的人群踩得肮脏无比,面目全非。
他拿着长矛,身体稍稍靠近张涵,压低声音说道:“张哥,这些人可真不是些东西,不把人命当命看呀!”
张涵淡淡一笑,笑容中伴随着绝望和无奈,语气残酷地说道:“难民是人吗?我问你难民是不是人?现在我们这些人在高层的眼中就是累赘,就是感染者的食粮,那我们的命还算命吗?”
说完,他转过头去,不想理会汤向荣。
这几天残酷的经历还是没有让汤向荣转变过来心态,他还是以学生时代的想法去看待人和事物,对于这种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冷漠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
汤向荣低下脑袋,跟着队伍前进的步伐,心中一直回荡着张涵说的话:“难民是人吗?”
“从生物角度来上来说应该算,可在别人眼里就已经不算人了?”
这句话让他感到一阵阵刺痛和迷茫,对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定位和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困惑。
随着人群缓缓向前,二排排长李佑安见到达指定位置后,回头对众人大声喊道:“好了,我们的位置就到这,停下脚步,按既定方案布置防线。”
等待这些自卫军士兵停下脚步并展开队形后,李佑安迅速观察了四周的地形,以及友军的部署情况。
现在的位置是一个两侧有着零散低矮建筑的街道,两旁的建筑高度不足一米,大多是由塑料布和木板搭建而成,显得脆弱不堪,仿佛一阵风吹过就能将其摧毁。
这些建筑的上方覆盖着积雪,不少已经坍塌,露出里面破败的内部结构。
通道的距离大概五米左右,左右分别有两个排,保护着二排的侧翼,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援和保护的阵势。
这12万人被布置成了一个半圆形的防线,三团的位置处在半圆的中央,前方还有着一个二团,这里承受的压力也是最大的,因为这里是整个防线的最前沿,也是感染者冲击的主要方向。
上层对这些平民的战斗力极不信任,采取的是双排防线,简而言之,就是前方一个团,后方一个团,中间间隔大概50米。
中间留出的50米刚好是两个团的分界线,也是缓冲区域,为前线的士兵提供了一定的退路和调整空间,同时也为后方的士兵提供了支援和补给的机会。
这种防线布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线的稳固性,但也让前线的士兵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恐惧。
一旦防线被突破,这些平民军将面临更加凶险和残酷的战斗。
“你们几个赶紧上前,别说废话。”张涵大声命令着剩余的两个女青年和三个大妈,外加一个大爷,站在阵线的最前方。
“小伙子,你看我们这些大爷大妈是不是该站在阵线的最后方呀!”一个大妈拿着三棱军刺,语气颤抖地说道,显然对于站在阵线最前方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
张涵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上不上去?不上去弄死你。”同时,他一挥手命令,六个手拿长矛的青壮年上前。
这六个青年立刻心领神会,拿着长矛向前逼近,口中大声地吼道:“快点顶上去,不服从命令是吗?”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促和严厉。
这个大妈和其他人看着已经快抵到自己胸口的长矛,吓得只能脚步颤抖地走到阵线前方站好,眼神中充满着惊恐和无奈。
她的身体微微后仰,似乎想要躲避长矛的锋利,但又不敢做出任何反抗的动作,只能任由自己被推到阵线的最前方。
朱大常看着这些平民老弱,眉头微微皱起,对着自己搀扶的张涵小声说道:“张哥,我看这防线坚持不了多久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