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听后,心中一阵触动。他意识到,律法的严酷确实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另一个城镇,他们了解到商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律法规范,市场上欺诈、强买强卖等现象时有发生。商人们渴望有一套完善的律法来保障他们的权益。
回到咸阳后,王贲将在民间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报告,呈递给我。我看着报告,心中越发坚定了律法革新的决心。“王贲,你们做得很好。此次律法革新,务必以百姓的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我对王贲说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律法革新小组日夜钻研,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典籍,包括秦国历代律法、各国变法的资料,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着作。他们试图从历史和先贤的智慧中,寻找法家思想与当下大秦国情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在对连坐法的革新讨论中,众人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连坐法虽严苛,但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应轻易废除;另一部分人则坚决主张大幅减轻连坐的范围,认为其过于残忍,且容易引发百姓的不满和反抗情绪。王贲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一问题的关键。经过反复权衡,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对于谋反、叛国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保留连坐法,但株连范围仅限于直系亲属;对于其他一般性犯罪,取消连坐,只惩处罪犯本人。这一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在商业律法的制定上,他们参考了各国商业发展的经验,结合大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商业交易的律法条文。例如,明确了商品质量标准、交易契约的法律效力、市场税收的合理额度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律法革新的框架逐渐清晰。然而,在将这些革新内容整理成具体的律法条文时,他们又遇到了难题。如何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律法的意图,同时确保律法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关。
王贲组织小组成员反复推敲每一条律法条文,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他们邀请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司法官员参与讨论,听取他们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律法革新的初稿终于完成。
律法革新小组将初稿呈递给我后,我仔细审阅了每一条律法条文。看到他们的努力成果,我心中颇为满意。但我深知,律法的推行关乎大秦的国本,必须谨慎对待。于是,我决定在朝堂上召开一场盛大的律法辩论会,让群臣共同参与讨论,听取各方意见。
这日,咸阳宫的朝堂上气氛格外严肃。群臣分列两旁,王贲手捧律法革新初稿,站在殿中。我坐在王座上,目光扫过群臣,说道:“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要共同商讨律法革新之事。王贲,你且将律法革新的要点向大家阐述一番。”
王贲恭敬地向我行了一礼,然后转身面向群臣,开始详细介绍律法革新的内容。他从减轻刑罚严酷程度说起,阐述了对连坐法的调整、以劳役代替部分刑罚的设想,接着介绍了商业、交通等新兴领域律法的制定,以及加强律法教育的计划。
王贲话音刚落,李斯站了出来,说道:“陛下,王贲等所提律法革新,虽有其道理,但其中减轻刑罚严酷程度和加强律法教育等内容,臣仍有疑虑。减轻刑罚,恐会让百姓轻视律法,难以维持社会秩序;加强律法教育,若百姓借此钻律法空子,后果不堪设想。”
一位支持革新的大臣立刻反驳道:“斯丞相此言差矣。如今百姓对严苛律法多有抵触,若不减轻刑罚,恐生民怨。而加强律法教育,能让百姓知法守法,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秩序。”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争论声此起彼伏。有的大臣认为律法革新过于激进,会破坏大秦多年来的统治根基;有的大臣则认为革新势在必行,否则难以应对大秦当下的各种问题。
我静静地听着群臣的争论,心中思考着各方的观点。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蒙毅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律法革新乃大势所趋。但在推行过程中,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对于减轻刑罚和加强律法教育,可先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观察效果后再做全面推广。”
蒙毅的话让我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一个稳妥的办法。我看向群臣,说道:“蒙毅爱卿所言有理。此次律法革新,关乎大秦的未来,不可草率行事。朕决定,先在关中地区选择几个郡县进行试点,观察律法革新后的效果。王贲,你负责试点地区的律法推行和效果监测;李斯,你从旁协助,务必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群臣纷纷跪地领命。律法革新的试点工作就此拉开帷幕,大秦的命运,也将在这场变革中迎来新的考验。
王贲和李斯领命后,迅速投入到律法革新试点的准备工作中。他们从朝中挑选了一批精明强干的官员,派往关中地区选定的郡县,负责律法的宣传和推行。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监测方案,对试点地区的社会秩序、百姓反应、犯罪率等指标进行密切关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