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清晨,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透结着厚重冰花的窗户,在林悦房间的水泥地面上投下几缕微弱的光影。她蜷缩在单薄的棉被里,揉了揉因熬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习惯性地在脑海中轻声呼唤:"小月,签到。"熟悉的空灵提示音立刻响起:"恭喜悦悦签到成功!今日奖励:地质结构感知技能。发动此技能时,可探测地下十米内的土壤层、岩石分布及含水量,为土地开发提供精准数据。"一股温热的电流顺着脊椎窜上头顶,她感觉自己的感官瞬间敏锐起来,甚至能听见客厅里父亲用铁钳夹煤球放入炉中的叮当声,还有母亲在厨房切菜时砧板发出的咚咚闷响,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零星爆竹声,提醒着尚在正月的喜庆氛围。
简单洗漱后,林悦对着镜子整理好有些凌乱的头发,匆匆扒了几口母亲煮的玉米粥。她的目光扫过墙上贴着的"蓝莓种植注意事项"便签,那是她用红笔密密麻麻写满的记录,每一条都承载着她的心血。裹着磨得发白的旧棉衣,她踩着院子里结满冰碴的石板路,朝大棚走去。正月里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脸颊,她却浑然不觉,心中只记挂着蓝莓种子的生长情况。路过院子角落时,她瞥见去年秋天埋下的肥料堆,上面覆盖着一层薄雪,那是为蓝莓生长储备的养分。
推开棚门的瞬间,潮湿的冷气裹挟着泥土与塑料膜的气息扑面而来,林悦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她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缓缓发动植物感知技能。整个大棚在她的意识中化作透明的立体网格,每一粒种子的生命波动都清晰可见。西北角的那几排育苗盘依然是她最关注的区域——尽管上次的病虫害危机已经解除,但那里的种子生长速度始终比其他地方缓慢。"温度和湿度都正常,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林悦喃喃自语,膝盖重重地跪在冰冷的塑料膜上,指尖轻轻拨开表层基质。突然,她注意到这片区域的土壤颜色比别处略深,手指摩擦间还能感觉到异常的黏腻,隐约还散发着一股异样的酸味,这种酸味让她想起去年在化学课上学到的酸性物质特性。
老旧的台式电脑在棚内一角发出轻微的嗡鸣,AA软件的提示音适时响起。林悦慌忙起身,椅子腿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屏幕上,苏然发来的消息已经堆叠了三条:"悦悦,北京朝阳区的地块起拍价直接上亿,1500万连保证金都不够"、"上海闵行区有块工业用地,但转住宅性质手续太复杂"、"倒是济南和潍坊有几块地价格还算合理,你看先从哪开始调研?"她盯着这些文字,想起曾经在一本商业杂志上看到的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分析,深知其中的艰难。
她咬着嘴唇,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手指在布满灰尘的键盘上快速敲击:"先做济南和潍坊的可行性分析,重点标注交通主干道、市政规划区。我刚获得地质结构感知技能,能查地下土层情况,或许能帮上忙。"发送完消息,她突然想起大棚里异常的土壤,心中一动,将椅子转向育苗盘方向。闭上眼睛的瞬间,林悦的意识仿佛化作无形的探针,沉入脚下的土地。西北角育苗盘下方的景象在脑海中清晰呈现:原本应该均匀分布的土壤层,在地下半米处出现了一块暗红色的黏土结层,如同巨大的铁锈斑块横亘其中。细密的根系在接触到黏土时纷纷蜷曲,像遇到障碍的溪流被迫改道。她甚至能"看"到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的微弱迹象,因黏土的阻隔而变得迟缓。
"怪不得!"她猛地睁开眼睛,瞳孔因兴奋而微微放大。从抽屉里翻出泛黄的笔记本,她用冻得发僵的手快速记录:"北纬38°21',东经117°09',地下50 - 70cm处存在黏土结层,含水量达42%,远超正常水平。"记录完毕,林悦起身在大棚里来回踱步,思考解决方案。她想起村里老农用草木灰改良酸性土壤的法子,又想到苏然曾提到过的新型土壤调节剂。打开电脑,她在农业论坛上疯狂搜索相关资料,和几个资深种植户在线交流,直到眼睛酸涩难忍。交流过程中,一位东北的种植大户分享了自己在冻土区种植的经验,让她深受启发。
窗外的日头不知不觉移到中天,林悦这才惊觉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她小跑着回到家中,推开门就看到母亲正在擦拭灶台。"妈,今天我来做饭!"她边说边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花布围裙,目光扫过冰箱里过年时舍不得吃的食材——肥瘦相间的腊肉、自家腌制的酸菜,还有角落里藏着的几个鲜鸡蛋。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在过年时做这些美味,而如今,她也能为父母下厨了。
林悦先将腊肉取出,放在大铁盆里用热水浸泡,氤氲的热气中,她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开始准备配菜。把酸菜从坛子里捞出,仔细切碎,酸菜特有的酸香混着淡淡的辣椒味在厨房弥漫开来。土豆削皮时,她想起上次在大棚摔倒磕破的膝盖,下意识揉了揉,却不小心削到指尖。鲜血滴落在案板上,她只是皱了皱眉,用嘴吮吸两下便继续切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