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安的名声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升平戏班有个演关羽演得特别好的年轻演员。然而,苏念安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京剧知识和表演技巧需要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的局势变得动荡不安。西方列强的侵略,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戏班的演出也受到了影响,观众越来越少,戏班的生计变得艰难起来。但刘承宗和戏班的成员们并没有放弃,他们依然坚持排练和演出,希望通过京剧,给人们带来一丝慰藉和力量。
一天,一位爱国志士找到刘承宗,希望戏班能编排一场以爱国为主题的京剧演出,为抗击列强的义士们募捐。刘承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和戏班的成员们一起商量剧本,决定以关羽的忠义为主题,融入爱国元素,编排一场新的京剧。
苏念安在这场戏中依然饰演关羽。他把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痛恨融入到表演中,把关羽的忠义形象展现得更加丰满。演出那天,台下坐满了爱国志士和普通百姓。大家被戏中的情节深深打动,纷纷慷慨解囊,为抗击列强的义士们捐款。
这场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让升平戏班的名声再次传遍京城。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京城也变得越来越危险。刘承宗决定带着戏班离开京城,前往南方避难。
在南下的途中,戏班遇到了许多困难。道路崎岖,物资匮乏,但大家都没有怨言。苏念安始终牢记着关羽的忠义精神,他鼓励着身边的人,一起克服困难。
终于,戏班来到了南方的一座小城。这里的人们对京剧充满热情,戏班很快就安定下来,开始了新的演出。苏念安也在这座小城里,继续着他对京剧的热爱和追求。他把自己对关羽枣红脸的理解和感悟,传授给了更多的年轻学徒,让京剧的文化和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下去。
多年以后,苏念安已经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京剧大师。他的表演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每当有人问起他关羽枣红脸的故事时,他都会绘声绘色地讲述那段传奇,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脸谱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而关羽的赤面忠魂,也随着京剧的传承,永远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
喜欢民间故事三百篇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民间故事三百篇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