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平再一次听到关于怀孕的话时,就又陷入沉思。他也确实不明白自己跟晓月在一起有两个多月了,但却一直没怀上。他从不怀疑年轻健康的小月,那自己的身体就不得不怀疑了。
记得那天他一个人去镇上的医院做了精子成活率的测试,结果是三成的成活率。医生说怀孕的几率只是小一点,也不是没有。再说成千上万的数量有三成也不少了,而怀孕的成功只要有一个健康的就可以。所以一味的在成活率上做文章也没有实在意义,倒不如在夫妻生活的质量上,在双方的情绪投入上多做文章,这都属于备孕成功的先决条件。
所以数以亿计的精子大军浩浩荡荡,通过招亲大会被卵子的绣球砸中,卵子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黄医生的这番话,让志平印象尤其深刻,只是他从未想过晓月的卵子有没有问题。因为自己的糖尿病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了,虽然说一型对生育的影响不大,但毕竟是生了病啊!那不生孩子怎么说也是自己的问题了。
他还不想对晓月说自己的精子存活率只有三成,现在慢慢的吃医生开的六味地黄丸吧?
医生说这个成活率低也很难调整的,只有保持心情舒畅,在排卵期那几天过夫妻生活,成功的概率会高,其他需要注意的就是少喝酒,多运动,积极备孕了。
志平决定不跟任何人说他精子的成活率只有三成的事实,他只相信黄医生的话,积极备孕,一战成名。
中午一家人围着桌上吃饭,那可是比过年的团圆饭还要隆重的一顿饭呢。过年时,全家只有四口人啊,而现在他们家添人进口了。就差没有放鞭炮了,一切都是正正规规热热闹闹的。
父亲正襟危坐在上方,志平和晓月并排向东的位置,母亲和小妹分坐下方,五个人是团圆又美满的呢。
志英和晓月像是老相识,有说不完的知心话似的。志平忽然觉得女孩子天生要比男孩子更容易表达快乐的情感。
饭后志英刚想拉着晓月上去接着看鬼故事的碟片,邻居们都来了,大家显然是商量好一起过来看看张家未来的儿媳妇的了。
母亲立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零食拼盘,五颜六色的瓜子,话梅糖,和葡萄干。一把一把地抓给邻居小孩,主人也笑嘻嘻地接过零食,让孩子叫阿姨。志平妈就十分地幸福,夸赞着我家晓月的懂事能干,仿佛是一件失而复得的宝贝,对宝贝的前尘往事都了解,反正此时就认同晓月是一百个好,没有一件不好的。
邻居们吃了糖,更加是满口的甜言蜜语,夸志平聪明,夸一双上人地道中厚。又问晓月在哪里上班,母亲说都在一个单位,她爸是车间主任,她那也在厂里,她们一家人都在厂里呢!
这就让邻居更加惊讶佩服了。恨不得她的孩子也生一场病,这么好的姑娘,这么好的工作,什么病也能抵消了嘛!
志平和父亲两人慢慢的喝着酒说着话。像是在默默地配合母亲和邻居的说话,那些不快乐嗯前尘往事,都真正成了以前的灰尘,飘走了,现在的一切,干净明朗啊。
等会妹妹下来把晓月带上楼去,她清楚所谓的邻居们,大多是看看表面故事,不会有人刨根问底的。所以,她一直在楼上侧耳倾听楼下的所有对话呢,适可而止,她就下楼把晓月带上去了。
邻居们也万分羡慕地纷纷离开。只剩下志平父子两人坐在桌边,满心感动,欢喜和幸福地流淌着。父亲像是有千言万,但父亲又毫无要求,只说在厂里一切听李厂长安排。
“要从心里尊重晓月的父母,晓月毕竟是你认可的女孩,她的父母理应看做是自己的父母。总不能只要女儿不管父母的吧?天下也没有这个道理啊!”
志平觉得父亲的依然是诚实本分的人,他自己会更加灵活主动的把握时机,这么多年来,他们一家人不就是盼望着他能早点结婚成个家吗?那现在既然他和晓月两情相悦又两厢情愿,至于他们以后会怎么样,谁能说的清楚呢?
只是当下两人可以毫无顾虑的走进婚姻,那他们作为父母支持儿子的选择就行,何必管太多呢?志平突然觉得自己从来就是不听话的孩子,觉得母亲唠叨,父亲胆小。在这个家里能配的上跟他说话交流的人就没有一个。他有一种雄性情结,要当大王的情结,觉得这个家的未来完全取决于他的规划,他的成功与否。
晚上妈妈小心地安排两人住在楼上,他要儿子注意测算晓月哪几天容易怀孕,不在那个时间段就尽量少折腾了。
志平又无限地佩服不识字的妈妈来了,妈妈的认知竟然跟黄医生一样,他觉得自己的聪明一定是遗传了妈妈的,在很多事情上,一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妇人,往往却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见解。如果母亲不是不识字,不管放在哪个行业,都会成为佼佼者吧。
然而此时志平只有笑笑点点头说:“妈,就没有你不知道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