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妖怪听闻此言,不禁怪笑道:“休要胡言乱语!我拿住唐僧之时,只知晓他有两个徒弟,一个叫猪八戒,一个叫沙和尚,何曾听闻有人提及姓孙的。你这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怪物,竟敢到此欺骗于我!”
行者听了,心中恼怒,大声喝道:“你这无知的泼怪,我岂会骗你!我确实不曾与那二人一同前来。只因我师父老孙惯于降妖除魔,杀伤妖怪众多,他乃是个慈悲善良之人,恐我造下过多杀孽,便将我逐回。因此,我才未与他一路同行。你这妖怪,连自己祖宗的名姓都不知晓,真是可笑至极!”
那怪听了,却不以为然,冷笑道:“你这猴子,好不丈夫!既然已被师父逐出师门,还有何颜面再来见人?”
行者怒目圆睁,斥道:“你这泼怪,岂不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能不来救他?你害他也就罢了,却还在背后辱骂于我,究竟是何居心?”
妖怪一脸无辜地说道:“我何时骂过你?”行者指了指猪八戒,说道:“是猪八戒说的。”那怪转头看向猪八戒,说道:“你不要信他的话。那个猪八戒,嘴巴尖尖的,最会搬弄是非,你怎么能听他的呢?”行者说道:“先不说这些闲话了。老孙今日到你家里,你竟然如此怠慢远客。虽然没有美酒佳肴款待,但头总是有的吧。快快将头伸过来,让老孙打一棍儿,就当是喝茶了!”那怪听到要打他,不禁呵呵大笑起来,说道:“孙行者,你可真是失算了!你既然说要打,就不应该跟我进来。我这里有大大小小的群妖,还有百十号呢。就算你满身是手,也打不出我的门去。”行者不屑地说道:“不要胡说八道!莫说百十个,就算有几千几万个,只要一个个查清楚了,老孙照样能打,保证棍棍无空,让你们断根绝迹!”
那妖怪听闻此言,赶忙传达号令,将山前山后的群妖、洞里洞外的诸怪一并点起,各自手执器械,把那三四层门紧紧拦住,不放行者通过。行者见此情形,心中满是欢喜,双手整理着金箍棒,大喝一声:“变!”瞬间变出了三头六臂;接着将金箍棒一晃,又变成了三根金箍棒。只见他六只手分别握着三根棒子,一路打将过去,犹如虎入羊群、鹰来鸡栅一般。那些可怜的小怪,被金箍棒碰到的,脑袋如同粉碎一般;被刮到的,鲜血好似水流一般。行者在妖怪群中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最后只剩下一个老妖,赶出洞门大骂道:“你这泼猴,着实惫懒!为何上门欺负我们!”行者急忙回头,用手招呼道:“你来,你来,打倒你,才算是功绩!”
那怪物高举着宝刀,气势汹汹地分头砍来;而英勇的行者,则毫不犹豫地掣出金箍棒,毫不畏惧地迎上前去。这一场激烈的战斗,就在那山顶上,于半云半雾之间展开了:
大圣拥有着无边的神通,而妖魔也具备着高强的本事。这边,大圣的金箍棒横着舞动,闪耀着金色的光芒;那边,妖魔的钢刀斜着举起,刀光如明霞般明亮。金箍棒轻轻一挥,彩云便随之飘动;钢刀悠悠一砍,风声便呼啸而起。
他们在半空中你来我往,相互护顶,反复多次,将浑身的本领都施展了出来。一个随风变幻着面目,一个立地稳稳地摇晃着身体。那个大睁着火眼,伸展着猿臂;这个明晃晃的金睛,折下了虎腰。你来我往,交锋不断,刀与棒相互碰撞,毫不相让。
猴王的铁棍依照着三略之法,变化多端;怪物的钢刀则按照六韬之术,攻防有序。一个是惯于施展手段的魔主,一个是广施法力保护唐僧的行者。激烈的猴王愈发勇猛,豪迈的怪物也更加英勇。他们不顾生死,在空中激烈地打斗着,一切都是为了唐僧能够顺利拜佛取经。
他二人激战五六十回合,仍难分胜负。行者心中暗自欣喜道:“这个泼怪,他那口刀倒是能与老孙的金箍棒相抗衡。待老孙故意露出破绽给他,看他是否能识破。”说罢,好猴王双手举起金箍棒,摆出一个“高探马”的架势。那怪未能识破此计,见有空隙,便舞动宝刀,径直朝行者下三路砍去;行者急忙转身,使出一个“大中平”的招式,挑开他那口刀,接着又施展一个“叶底偷桃势”,朝着妖精头顶一棍打去,瞬间将他打得无影无踪。行者急忙收回金箍棒查看,却不见了妖精的踪影。行者大惊道:“我儿啊,这妖怪不禁打,一棍下去就打得不见了。若是真被打死了,好歹也会有些脓血,怎会连一丝踪迹都没有?想必是逃走了。”说完,行者急忙纵身跳上云端查看,四周却毫无动静。“老孙这双眼睛,无论何处,只需轻轻一扫便能看见,这妖怪怎会走得如此迅速?我明白了:那怪说有些认得我,想必不是凡间的妖怪,多半是天上的精怪。”
那大圣一时怒发冲冠,难以抑制,紧握着手中的铁棒,一个筋斗便跃至南天门上。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那庞、刘、苟、毕、张、陶、邓、辛等众神惊慌失措,他们赶忙在两边躬身控背,不敢有丝毫阻拦,任由大圣闯入天门,直奔通明殿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