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王嘻嘻一笑,骤然间现出了原身,竟是一只巨大的大白牛。它的头颅犹如险峻的山岭,双眼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两只角如同两座高耸的铁塔,锋利的牙齿排列整齐,宛如利刃。从头部到尾部,足有千余丈长短;从蹄子到背部,也有八百丈高下。牛王对着行者高声叫道:“泼猢狲!你如今又能奈我何?”行者也不甘示弱,立刻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将腰一弯,大喝一声:“长!”瞬间,他的身体变得身高万丈,头颅如同泰山般巨大,双眼好似日月般明亮,嘴巴犹如血池般宽阔,牙齿仿若门扇般巨大,手中紧握着一条铁棒,朝着牛王的头部猛打过去。牛王毫不畏惧,硬着头皮,用角去抵挡。这一场战斗,真可谓是撼天动地,山岭为之摇晃!有诗为证:
道高一尺魔千丈,奇巧心猿用力降。
若得火山无烈焰,必须宝扇有清凉。
黄婆矢志扶元老,木母留情扫荡妖。
和睦五行归正果,炼魔涤垢上西方。
他二人各施神通,于半山间展开激烈赌斗,惊得过往虚空之中的一切神众,连同金头揭谛、六甲六丁、一十八位护教伽蓝纷纷赶来,将那魔王团团围困。然而,那魔王竟公然毫无惧色,只见他东冲一头,西撞一下,直挺挺地挥舞着光耀耀的两只铁角,往来抵触;又时而向南猛撞,时而向北狠冲,毛森森的一条硬尾左右剧烈敲摇。孙大圣则毫不畏惧地正面迎敌,众多神只从四面围攻。牛王见状,情急之下就地一滚,恢复本相,转身便向芭蕉洞逃去。行者也收起法象,与众多神只一同在后紧追不舍。那魔王仓皇闯入洞中,紧闭洞门,不再露面。众人将整座翠云山围了个水泄不通。
正当众人准备上门攻打时,忽然听到八戒与土地、阴兵的叫嚷声传来。行者见到他们,连忙问道:“那摩云洞的情况如何?”八戒笑着回答道:“那老牛的娘子,已被我一钯打死,剥开衣服一看,原来是个玉面狸精。那群妖怪,都是些驴、骡、犊、特、獾、狐、狢、獐、羊、虎、糜、鹿之类的。我已将它们全部剿灭,还放火烧了他的洞府房廊。土地说他还有一处家小,住在此山,所以我们又来这里扫荡。”行者说道:“贤弟立了大功,可喜可贺!老孙与那老牛赌变化,却未能取胜。他变成了无比巨大的白牛,我也施展了法天象地的神通。正在我们相互抵触之时,幸得诸神降临相助。围困了他许久,他却恢复了原形,逃进洞里去了。”八戒问道:“那可是芭蕉洞吗?”行者回答道:“正是,正是!罗刹女就在里面。”八戒发狠道:“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打进去,剿灭那家伙,向他要回扇子,免得他有时间休整,夫妻俩还能叙旧!”
好呆子,抖擞威风,举钯照门一筑,只听得忽辣的一声巨响,那石崖连门竟被筑倒了一边。这一下可把那女童吓得不轻,她慌里慌张地跑去禀报:“爷爷!不知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把门前都给打坏了!”
此时,牛王方才跑了进来,他气喘吁吁的,正欲告诉罗刹女与孙行者夺扇子赌斗之事,忽闻此报,心中不禁大怒。他怒目圆睁,从口中吐出扇子,递与罗刹女。罗刹女接过扇子,眼中满是泪水,悲声道:“大王!还是把这扇子送与那猢狲,让他退兵去吧。”
牛王却道:“夫人啊,此扇虽小,但那猢狲欺人太甚,我与他之恨不共戴天。你且在此稍坐,待我再去与他比拼一番,定要分出个胜负来!”说罢,他转身便要出门。
罗刹女深知牛王的脾气,知道他此去必定凶多吉少,心中担忧不已。但她也明白,牛王是个倔脾气,决定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她只能默默祈祷,希望牛王能够平安归来。
那魔重整旗鼓,再度披挂上阵,又精心挑选了两口锋利的宝剑,气势汹汹地走出门来。正巧遇见八戒正挥舞着钯子奋力筑门,老牛二话不说,举起宝剑就朝着八戒的脸狠狠砍去。八戒赶忙举起钯子抵挡,却被老牛强大的力量震得向后倒退了几步。
八戒见势不妙,转身逃出洞门,此时早已等候在外的大圣立刻抡起金箍棒,朝着老牛当头打去。那牛魔见状,立即驾起狂风,迅速逃离洞府,与大圣等人在翠云山上再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相持。
众多神只从四面八方将老牛团团围住,土地兵也在左右两侧发起攻击。这一场战斗,真是惊心动魄:云雾弥漫,遮天蔽日,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阴风阵阵,砂石滚滚,怒涛汹涌,海浪翻腾。老牛重新磨砺了两口宝剑,再次全身披挂战甲。他心中的冤仇深似大海,怨恨更是愈发强烈。你看那齐天大圣,为了功绩,全然不顾当年的旧情。八戒为了求得扇子,施展出全部的威力,众神也纷纷护法,共同捉拿牛君。
牛王双手挥舞着宝剑,没有片刻停歇,左遮右挡,尽显神通。这场战斗杀得飞鸟难以振翅高飞,游鱼纷纷沉入水底;鬼泣神嚎,天地昏暗,龙愁虎惧,日光也变得昏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