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这场骚乱惊动了街上的行人,大家纷纷围拢过来。其中有两位年长的太监走上前来,仔细打量着八戒说道:“看你这奇特的长相和奇怪的嗓音,应该不是本地人吧,怎么会如此蛮横无理?”
八戒赶忙说道:“大人您有所不知啊!我们乃是从东土大唐而来,肩负着前往西天取经的重任呐!我的师父呢,那可是唐王的御弟法师啊,刚才已经进宫面圣去了,现在正忙着倒换通关文牒呢。而我和我的师兄则来到此处购买一些东西并进行调配,我看到下面人潮涌动,实在不敢贸然下去,所以只能在这里等待。我的师兄他啊,本来看到了一张皇榜,于是就施展出一阵旋风将它给揭下了,然后偷偷地揣进了我的怀里,自己先行离开了。”那个太监听后连忙问道:“我之前见到一个面色白净且身材肥胖的和尚,径直朝着朝堂大门走去,想必那个人就是你的师父吧?”
八戒连连点头称是:“没错,没错,那正是我师父。”太监又追问道:“那么你的师兄跑到哪里去了呀?”八戒回答说:“我们一共有四个人一同前行。师父去办理通关文牒了,而我还有另外两位师兄弟以及所有的行李、马匹都在会同馆里歇息着呢。师兄戏弄了我一番之后,他就先回到馆里去了。”太监对身边的校尉说:“不要拉扯他了。我们一起到会同馆去看看,自然就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了。”
八戒笑着说:“你们这两位老人家倒是明白事理。”众校尉听后说道:“这和尚真是不知好歹!居然敢把公公叫做奶奶!”八戒笑道:“你们才不害臊呢!你们这些颠倒黑白的家伙!她们明明是两位老太太,你们不叫她婆婆、奶奶,反而要叫她公公!”众人连忙说道:“别贫嘴了!赶紧去找你师兄吧。”
此时,街道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嘈杂喧闹声此起彼伏,至少有三五百人之多。他们一起将唐僧抬到了馆舍门前。八戒对众人说道:“大家先停下来。我大师兄可不比我,你们不要跟他开玩笑。他可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你们见到他之后,一定要恭恭敬敬地行礼,尊称他一声‘孙老爷’,这样他才会愿意帮忙。否则的话,他一旦变脸,这件事情可就办不成了。”众太监和校尉纷纷表示:“如果你的师兄真有本事治好国王,他理应得到一半江山,我们当然应该向他下跪参拜。”
那些闲杂人等皆在门外吵吵嚷嚷地喧闹着。八戒领着一群太监和校尉,径直走进馆内。只听到行者和沙僧正在客房里谈论那揭榜的事情,并互相嬉笑打闹。八戒走上前去拉住行者,胡乱叫嚷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啊!骗我说要去买素面、烧饼和馍馍给我吃,结果都是空口白话!还弄出一阵旋风来,把什么皇榜偷偷藏进我的怀里,让我看起来很胖似的!我们还是不是好兄弟了!”行者笑着说道:“你这个呆子,一定是走错路走到别的地方去了吧。我路过鼓楼的时候,买了些调料,急忙赶回来找你却没见到,就先来这里了。哪里有什么揭榜的事啊?”八戒说道:“现在有看榜的官员在这里呢。”
话还没说完,只见那几个太监和校尉朝着行者行礼道:“孙老爷,今天我们大王真是有幸,上天派遣老爷您降临,想必您一定会大展宏图,稍稍施展一下您的本领,就能治好我们大王的病,让国家安定,社稷安稳。”
行者听闻此言,顿时神色一正,双手接过八戒手中的皇榜,然后对着众人说道:“你们想必就是来看榜的官员吧?”只见那些太监赶忙跪地叩头,恭敬地回答道:“我们乃是司礼监内臣。而这几位则是锦衣校尉。”行者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张招医榜,的确是我亲手所揭,所以才让我的师弟前来引荐。既然你们的大王身患疾病,常言说得好:‘药不跟卖,病不讨医。’你们回去让那国王亲自过来请我。我可是有着手到病除的本领。”
太监们听到这里,皆是面露惊讶之色,心中暗暗思忖:这人好大的口气啊!然而校尉却说道:“敢如此口出狂言,想必定有过人之处。我们可以先在这里等候,一部分人入朝禀报此事,另一部分人留在此处。”于是他们便分成两拨人马,其中四个太监和六个校尉没有等待宣召,直接入朝,在台阶下上奏道:“主公大喜啊!”此时,那国王正在与三藏用过餐后闲谈,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好奇地问道:“喜从何来?”
此时,旁边的太监奏道:“奴婢等人早就领出了招医皇榜,并将其张贴在了鼓楼之下。结果被从遥远的东土大唐前来取经的一位圣僧——孙长老给揭走了。此刻,这位圣僧正待在会同馆内,还需要大王您亲自前去邀请他才行呢!听说他有着手到病除的神奇本领啊!所以特地前来向您禀报此事。”国王听后,心中顿时充满喜悦,赶忙询问唐僧道:“法师您一共有几位高徒呀?”唐僧双手合十回答说:“贫僧共有三个顽皮的徒弟。”国王又接着问道:“那么哪一位高徒擅长医术呢?”唐僧如实答道:“实在不敢对陛下有所隐瞒。我那些徒儿们,都是些山野间的平庸之才罢了,他们只会挑担背包、牵马引路,或是在山涧溪流中寻找路径,引领着贫僧翻山越岭。如果遇到险峻之处,他们倒是可以降妖伏魔、擒虎捉龙。但是,没有一个懂得药性的人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