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听闻此言后,略作思索,方才缓缓开口说道:“也罢,也罢。八戒啊,你师兄平日里眼光向来精准独到,既然他都如此说了,咱们就暂且不管那妖怪了,继续赶路要紧。”话音刚落,只见行者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大声嚷道:“太好了,师父您终于发话啦!快快请上马吧。只要走出这片松林之外,便能找到人家化缘讨些斋饭给您享用呢。”于是乎,师徒四人便毫不犹豫地沿着道路一路前行,将那被捆绑在树上的妖怪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且说那妖怪此刻仍被紧紧地绑缚于大树之上,心中愤恨难平,嘴里不停地咬着牙关,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同时恶狠狠地咒骂道:“想我这些年来也曾多次听人提及过孙悟空此人,都说他神通广大、本领高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呐!那唐僧本就是以童子之身潜心修炼而成,体内一点元阳之气尚未泄漏,倘若能将其擒获到手,与我相配,便可助我修成太乙金仙之道。怎奈竟被这猴子一眼识破了我的法术计谋,还将那唐僧给解救走了。若是此时有人能够解开绳索,放我从树上下来,只需信手一抓,那唐僧岂不就成为我的囊中之物了么?可如今倒好,被他们一番东拉西扯的言语给忽悠走了,难道我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不成?不行,待我再高声呼喊他们几声,看看是否还有转机。”想到此处,那妖怪便鼓足力气,扯开嗓子对着唐僧师徒离去的方向放声大叫起来。好一个狡猾的妖精,竟然不动绳索,只是用一阵顺风,将几句善言善语,嘤嘤地吹进了唐僧的耳中。你可知她叫的是什么?她喊道:“师父啊,你放着活人的性命都不救,却昧着良心去拜佛取经?”
唐僧骑在马上,又听到这般叫唤,立刻勒住马缰,说道:“悟空,快去救那女子下来吧。”行者道:“师父,你怎么又想起她来了?”唐僧道:“她又在那里叫呢。”行者问道:“八戒,你听见了吗?”八戒道:“我的耳朵太大,把声音都遮住了,不曾听见。”行者又问:“沙僧,你听见了吗?”沙僧道:“我挑着担子走在前面,没有留意,也不曾听见。”行者道:“老孙我也不曾听见。师父,她叫的什么?怎么偏偏只有你听见了?”唐僧道:“她叫得有道理啊。她说:‘活人性命都不救,昧着良心拜佛取什么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她下来吧,这比取经拜佛更重要。”
行者听了,不禁笑道:“师父,若是您要行善,那可真是无药可医了。您想想,您离开东土大唐,一路西行,不知经过了多少重山场,遭遇了多少妖怪。那些妖怪常常把您掳进洞中,都是老孙我拿着铁棒,打死了千千万万的妖怪,才将您救出来。今日这一个妖精的性命,您却舍不得,非要去救他?”
唐僧说道:“徒弟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还是去救他吧。”
行者道:“师父既然如此坚持,只是这个担子,老孙我实在担不起。您要去救他,我也不敢再苦苦相劝。若是劝了,您又该恼怒了。您想去救,便去吧。”
唐僧道:“猴头,莫要再多话了!你且坐着,等我和八戒去救他。”说罢,唐僧便带着八戒,朝着妖精的方向走去。
唐僧回到树林之中,吩咐八戒解开上半截绳子,并用钯挖出下半截身子。那妖怪趔趔趄趄地穿上鞋子,整理好裙子,满心欢喜地跟着唐僧走出松林,见到了行者。行者却只是不停地冷笑。
唐僧见状,怒喝道:“你这泼猴头!为何发笑?”行者回答道:“我笑你‘时来逢好友,运去遇佳人’。”三藏听后,更是恼怒,骂道:“你这泼猢狲!休得胡说!我自出生以来,就出家为僧。如今奉圣上旨意西行,虔诚拜佛求经,又不是贪图功名利禄之人,何来运退之时!”
行者笑嘻嘻地说道:“师父啊,你虽然自幼出家为僧,然而却仅仅只会看经念佛,对于王法的条律规章并不熟悉。这女子生得年轻貌美,我和你都是出家人,与她一路同行,倘若不幸遇到歹人,将我们捉拿送交官府,不管我们是去取经拜佛,都会被当作是有奸情;即便没有这种事情发生,也会被问成是拐带人口。到那时,师父你的度牒会被追回,还要挨上一顿小打;八戒应该会被判处充军;沙僧也会被问罪发配去驿站,我老孙也难以独善其身。就算我巧舌如簧,又怎么能够为自己辩解呢?也必定会被问个不应之罪。”三藏听了,怒喝道:“休要胡说!难道我救人性命,还会有什么拖累不成!带上她一起走吧。凡事有我在,都由我来承担。”
行者道:“师父,虽说有事在你,却不知你不是救他,反是害他。”三藏面露疑惑,道:“我救他出林,使其活命,怎会是害他?”行者解释道:“他当时被绑在林间,或许三五日,或许十日,半月,没有饭吃,饿死了,还能得个完全身体归阴。如今你带他出来,你坐的是快马,行路如风,我们只能随你。而那女子脚小,挪步艰难,如何跟得上?若一时将她丢下,遇上狼虫虎豹,被一口吞了,岂不是反而害了她的性命?”三藏恍然大悟,道:“正是呀。这件事确实多亏你提醒。那该如何处置才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