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言,那唐三藏果真依从了悟空所言,师徒一行人赶忙闪身离开道路,来到一个地势低洼的坑坎下面,安安稳稳地坐下歇息。只见行者扭头看向八戒和沙僧,嘱咐道:“二位师弟,你们一定要尽心尽力守护好师父,万不可有丝毫懈怠。待俺老孙施展变化之术,前往那座城池之中探察一番,寻找一条人迹罕至的僻静小路,也好趁着夜色赶紧赶路前行。”
三藏听后,满脸忧虑之色,忙不迭地对行者叮咛嘱咐道:“徒儿啊,此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呐。毕竟国有国法,切不可肆意妄为。你此番前去务必小心谨慎才是!”行者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宽慰师父道:“师父您就尽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放心好了!老孙我心中自然有数,定会处理妥当的。”
好一个大圣,话一说完,便将身子向上一纵,唿哨一声,轻盈地跳在空中。真是奇怪:上面没有绳索拉扯,下面也没有棍棒支撑。同样是父母所生,他却身轻如燕。
大圣伫立在云端,向下俯瞰。只见城中喜气洋洋,祥和的光芒四处荡漾。行者不禁说道:“好一个美妙的去处!为何要灭法呢?”他又看了一会儿,天色渐渐昏暗,接着又看到:十字街头灯火辉煌,九重殿内香气缭绕,钟鸣阵阵。七点明亮的星星照耀着碧蓝的天空,八方的旅客纷纷卸下行李,寻找住处。六军营中,隐隐传来画角吹奏的声音;五鼓楼里,铜壶刚刚开始滴水,发出点点声响。四周的夜雾弥漫,昏昏沉沉,三市的寒烟袅袅升起,蔼蔼茫茫。一对对夫妻回到绣幕之中,一轮明月缓缓升上东方的天空。
他心中暗自思量:“我需得下去,到街坊间探寻路径。就我这般模样,若撞见他人,必定会被认作是和尚。待我变化一番。”说罢,他捻动法诀,念动真言,身形一晃,摇身一变,化作了一只扑灯蛾儿。
只见这扑灯蛾儿身形纤细,翅膀轻薄而灵巧,它熄灭灯火,扑向烛火,投身光明。原本的面目已然化生成这般模样,在腐草之间展现出灵动之态。它每每喜爱炽热的光芒,触碰火焰,忙碌地飞舞环绕,不曾停歇。身着紫衣,翅带香气,追逐着流萤,最为喜爱夜深风静之时。
扑灯蛾儿翩翩翻翻,飞向那六街三市。它沿着房檐,靠近屋角。正飞行间,忽然瞧见那角落拐弯处有一户人家,人家门口挂着个灯笼。它心中疑惑:“这户人家是在过元宵吗?为何挨个儿都点着灯笼?”
他用力地扇动翅膀,快速地飞到前方,然后稳稳地停在空中,睁大眼睛,仔仔细细地观察起来。就在正中间一家挂着方形灯笼的地方,上面赫然写着六个大字——“安歇往来商贾”,而在这行字的下方,则还工工整整地写着四个小字——“王小二店”。
此时,行者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处乃是一家供过往商人休憩住宿的饭店。接着,行者又小心翼翼地将脑袋探进去瞧了一眼,发现屋内有八九个人围坐在桌旁。他们刚刚享用过丰盛的晚餐,此刻正在做睡前的准备工作。有的人已经解开衣带,松开了身上紧绷的衣服;有的人则摘下头上的头巾,轻轻地放在一旁;还有的人端来一盆清水,认真地清洗着手脚。一切收拾妥当后,这些人便各自爬上床铺,舒舒服服地躺下睡觉去了。行者见状,心中暗自窃喜,不禁喃喃自语道:“这下好了,师父应该能够顺利通过此地啦。”那么,行者为何会如此笃定呢?原来啊,他心里正打着一个坏主意。只待这些人全都进入梦乡之后,他便打算偷偷摸摸地拿走他们的衣服和头巾,然后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混进城里去。
哎,真是世事难料啊!正当行者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的时候,突然看到那个店小二快步走到众人面前,一脸严肃地叮嘱道:“各位客官,大家晚上休息可要多加留意啊。咱们店里来往的客人鱼龙混杂,有君子也有小人。所以,请各位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衣物和行李,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哟。”
且说那在外奔波经商之人,哪一个不是心思缜密、行事小心呢?更何况又听到店家如此郑重其事地叮嘱,自然更是加倍谨慎起来。只见他迅速从床上翻身而起,拱手说道:“主人家所言极是。咱们这些行路之人着实艰辛,一路上风餐露宿,就怕万一睡着了,不能及时醒来,到时候迷失了方向可如何是好?还烦请您将我这些衣服、头巾还有搭联统统收拾进去,待到天色即将放亮之时,再交予我们好让我们能够尽快动身启程。”那王小二倒也是个实在人,二话不说便应承下来,当真将那些衣物等等物件尽数搬进自己屋内放置妥当。
而这边厢,行者本就是个性子急躁之人,见此情形哪里还按捺得住?只见他呼啦一下展开双翅,如一道闪电般径直飞进了屋子里面,稳稳当当地叮在了一个摆放着头巾的架子之上。此时,恰好瞧见王小二迈步走到门口摘下了灯笼,然后缓缓放下那吊着的门帘,紧接着关闭好了门窗,这一系列动作做完之后,方才转身进入房间,宽衣解带准备上床歇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