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员一听行者如此大言不惭,心中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立刻派了两个人急忙赶往郡中向郡侯禀报:“老爷啊,天大的喜事降临啦!”此时那位郡侯正在府内虔诚地焚香默默祈祷着,听到外面传来报喜之声,心中大喜过望,赶忙问道:“究竟是何喜事?快快说来让本侯听听!”
且说那官道:“今日奉命领榜,一路行至市口将其张挂起来。刚一挂上不久,便有四位和尚前来,他们自称乃是从东土大唐而来,身负使命前往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求经。这四人见到榜单后,当即表示能够祈求降下甘霖,于是特意赶来报知此事。”
闻听此言,那郡侯不敢怠慢,立即整理衣冠,徒步而行,也不乘坐轿辇,更无需众多仆从跟随,径直朝着市口走去。一路上,行人纷纷避让。不多时,就有人高声喊道:“郡侯老爷来了!”听闻此声,人群迅速闪开一条道路。
那郡侯来到近前,一眼望见了唐僧师徒四人。尽管唐僧的三个徒弟相貌丑陋,但郡侯毫无畏惧之色。只见他快步走到街心,当着众人之面,毫不犹豫地俯身拜倒在地,口中说道:“下官乃是这凤仙郡的郡侯上官氏,今日特地薰香沐浴,诚心诚意前来拜请老师您施展法力,祈求天降甘霖,拯救我郡百姓于水火之中啊!还望老师大发慈悲,运用神奇功法,救救我们吧!”
唐僧见状,赶忙双手合十回礼道:“施主快快请起,此处并非适宜交谈之所。待到贫僧去到那寺观之中,再做定夺,方能更好地施行法术。”郡侯连忙应道:“老师所言极是,请随下官一同前往小衙,那里自会有干净整洁之地供老师歇息和施法。”
师徒几人于是牵着马匹、挑着行李担子,径直来到府邸之中,与众人逐一相见行礼。郡侯随即下令让人准备茶水和斋饭招待他们。不多时,斋饭端上来了,只见那猪八戒毫不客气地放开肚皮大吃起来,简直就像一只饥饿至极的猛虎扑食一般。他这副吃相可把那些捧着盘子上菜的仆人们吓得心惊胆战。这些仆人来来往往不停地添加汤水和米饭,忙得就跟走马灯一样转个不停。饭菜刚一端上来,转眼间便被八戒风卷残云般地一扫而空,直到肚子吃得滚圆方才罢休。
用过斋饭后,唐僧向郡侯道谢并问道:“郡侯大人,请问贵处遭遇这场干旱已经有多长时间啦?”郡侯长叹一声说道:“我们这里乃是强大的天竺国,我所管辖的正是这凤仙郡。然而此地已经连续三年遭受严重的旱灾了,草木种子都无法生长,更别提庄稼谷物了。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户平民,做买卖都变得异常艰难,十家当中倒有九家整日以泪洗面、哀声痛哭。如今,因为饥荒已经饿死了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剩下的那一成也如同风中残烛,朝不保夕啊!下官无奈之下只好张贴榜单四处寻求贤能之士前来帮忙,幸而今日有幸遇到诸位高僧大德莅临本国。若是能够降下哪怕只是一点点雨水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下官愿意奉上千两黄金作为酬劳,以报答诸位的深厚恩德!”
孙悟空听闻此言,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笑呵呵地说道:“不必多说,不必多说!倘若只是口头上承诺用千金作为答谢,那么半滴甘霖也是不会有的。不过嘛,如果真心想要积累功德善行,老孙倒是可以送给你们一场倾盆大雨!”
那郡侯原本是一位清正贤良、爱民如子之人,他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深厚无比。此刻,他见到行者到来,立刻恭请行者上坐,并低头下拜,诚恳地说道:“老师您果然心怀慈悲,下官必定不敢违背道德。”行者回应道:“先不要说话,请起身。你只需好生照看我的师父,待老孙去行事。”沙僧听闻,连忙问道:“哥哥,你打算如何行事?”行者说道:“你和八戒过来,就在这堂下随我一同做法,充当我的羽翼,等老孙召唤龙来降雨。”八戒和沙僧听从行者的吩咐,恭谨地依令行事。三个人一同站在堂下,郡侯则在一旁焚香礼拜,而三藏则端坐在那里念经。
行者口中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刹那间,只见正东方向的天空中,一朵乌黑的云彩渐渐飘落至堂前。待乌云散去,原来是东海老龙王敖广。那敖广收了云脚,摇身一变,化作人形,快步走向前,对着行者躬身施礼道:“大圣呼唤小龙前来,不知有何吩咐?”行者道:“快快请起。劳烦你远道而来,并无其他要紧之事。此地乃是凤仙郡,连年遭受干旱之苦,你为何不来此降雨?”老龙回答道:“启禀大圣,小龙虽有行云布雨的能力,但我乃上天派遣的神灵,若无上天旨意,岂敢擅自前来降雨?”行者说道:“我因路过此地,见百姓久旱受苦,心中不忍,特命你来此施雨救济,你为何还要推脱?”
龙王赶忙说道:“岂敢有丝毫推托之意?只是大圣您念真言呼唤,我才不敢不来。一则我并未奉上天的御旨,二则也未曾带得行雨的神将,如此一来,怎能调动雨部呢?大圣既然有拯救百姓的善心,就请容小龙先回海点兵,再烦请大圣到天宫奏明玉帝,请一道降雨的圣旨,让水官放出龙来,我也好按照旨意规定的数目下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