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风回到长安后的第十天,杨风便已再次踏上了行程,前往冀州的馆陶,与曹操会面商议幽州之事。
杨风是不希望现在就与曹操兵戎相见的,因为杨风自己都无法确定,能否一举击败曹操。若是两败俱伤,只怕是会被他人乘虚而入。
就在同一天,赵云率领着五万精锐大军,如同天降神兵一般,由北部草原直插入幽州腹地,于无终附近对曹军发动了奇袭。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仿若滚滚惊雷,赵云所率之军锐不可当,本人入无人之境,大破曹军七万大军。
曹军将领李通更是被赵云手起刀落,斩于马下,曹军顿时阵脚大乱,士气低落至极点,不得不连连后撤,一口气连撤百里之遥。
与此同时,张辽率领着麾下将士成功攻破渔阳。
紧接着,张辽马不停蹄,率兵一路南下,目标直指路县。
一旦路县被破,曹操在北平郡的大军便会如同被斩断了生命线,后勤补给将彻底断绝,那时,这支大军便会成为砧板上毫无反抗之力的鱼肉。
曹操得知此消息后,心急如焚,急忙命夏侯渊率领五万大军,火速支援路县。
同时,为了避免北平郡的兵马陷入绝境,曹操也不得不下令将他们撤回。
时光匆匆,又过了十日后,在一个春风轻拂,暖阳倾洒的清晨,杨风率先抵达馆陶。
馆陶城外的江水畔,杨风命人布置好了一切。
江畔的草地上,精致的案几摆放整齐,四周点缀着些许野花,仿若一场惬意的春夜野餐。
然而,在这看似悠然的场景背后,杨风身后五里外的大军,却如同一头蛰伏的猛兽,散发着腾腾杀气,那一排排寒光闪烁的兵器,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见曹操还未现身,杨风并不心急,慵懒地靠在靠背之上,静静地欣赏着江边的美景。
江面上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相接,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宁静。
杨风抬眸望去,只见远处扬起一阵尘土,仿若一条黑色的巨龙,在天地间蜿蜒游动,正快速地在地平线上不断升高。
毫无疑问,这正是曹操的大军。
曹军同样在五里之外停下,一时间,尘土漫天,马嘶阵阵。
曹操远远地就瞧见了江边独坐的杨风,曹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这杨博武还真是好兴致,你们在此等候,我去会会我这位老友。” 言罢,便翻身下马。
“主公,杨博武此人武艺超群,还是带个护卫一同前去吧。” 戏志才见状,急忙上前提醒道,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主公,我愿随你前去!” 夏侯惇也举着长枪,大声请命道。
曹操却抬起手,阻止了夏侯惇,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我与杨博武相识多年,以他的为人,是不屑做如此下作之事的,尔等放心。来人,将我准备好的好礼拿来,老友相见,怎能不带礼呢。” 曹操笑着喊道。
不多时,侍卫便提上来一个精美的锦盒,小心翼翼地交到曹操手中。
曹操提着礼盒,大步朝着江边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哈哈哈,我去去就回,你们不必担心。”
曹操走后,戏志才转身对夏侯惇和曹仁说道:“两位将军看那。” 说着,他伸手指向杨风大军所在之处。
夏侯惇和曹仁顺着戏志才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杨风大军阵营整齐,军旗烈烈作响。
戏志才继续说道:“自主公与杨风平分冀州之后,这于禁手中便一直保持着七万的兵力,只增不减,显然是防备主公所用的。”
“哼!岂有此理,主公以真心对这杨风,这杨风却如此防备主公,实在是小人行径!” 夏侯惇听闻,不禁冷哼一声,脸上满是愤怒之色。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从大军后方狂奔而来,后军将领刚要阻拦,看清来人之后,急忙命人将路让开。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曹操的长子曹昂。曹昂一脸的急切,风尘仆仆地来到阵前,看到戏志才后,连忙问道:“先生,我爹呢?”
戏志才伸手指向江边,说道:“主公正要去与杨风交谈。公子,你一脸的慌乱,不知出什么事了?”
曹昂拱手道:“先生,幽州传回消息,张辽与赵云兵合一处,猛攻路县,夏侯渊将军身负重伤,已撤往雍奴。”
“什么!” 戏志才等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此时,曹操已经来到了杨风面前。
看着杨风,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说道:“博武,你我二人多年未见,上一次还是在函谷关外,如今再次相见,你也不起来迎迎我这老哥哥。”
杨风白了曹操一眼,那眼神中带着几分调侃,说道:“你还不知道我,我最烦这些繁文缛节了,你我既然是兄弟,那就别那么见外了,怎么舒服怎么来便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