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当天,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并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雨棚下,写春联、包粽子等体验活动依旧热闹非凡。
一位游客笑着说:“本来还担心下雨玩不好,没想到你们准备得这么周到,在雨棚下参加活动,别有一番滋味呢。”
室内的表演场地里,戏曲、杂耍等节目精彩纷呈。孩子们的朗诵和小品表演也赢得了阵阵掌声。
易鑫和谭侨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易鑫对谭侨说:“这次文化节,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还是成功举办了。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
谭侨点头道:“是啊,四合院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文化节结束后,两个大院的居民们聚在一起总结经验。
刘大爷笑着说:“这次合作文化节,虽然过程有点波折,但总体来说非常成功。咱们两个大院的合作也很默契,以后得多搞这样的活动。”
易鑫也笑着说:“刘大爷说得对。通过这次活动,咱们两个大院的关系更紧密了,四合院文化的影响力也更大了。不过,咱们还是要总结经验教训,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一位居民说:“我觉得这次活动的宣传还可以再加强一些,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文化节。”
另一位居民也建议:“对,还有活动内容方面,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游客参与度更高。”
谭侨认真记录着大家的建议,说道:“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会根据这些建议,好好规划下一次文化节,争取办得更精彩。”
文化节过后,大院里的生活依旧围绕着四合院文化传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易鑫和谭侨根据大家总结的经验,开始着手规划下一次文化节的改进方案。
易鑫召集了两个大院的居民代表和学校老师,再次围坐在一起商讨。
易鑫说道:“各位,上次文化节大家都辛苦了。咱们这次好好讨论讨论,怎么把下一次文化节办得更出色。上次提到宣传要加强,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点子?”
一位年轻的居民小周率先发言:“我觉得咱们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来宣传。现在短视频很火,咱们可以拍一些四合院文化相关的有趣视频,像传统习俗的展示、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吸引更多人关注。”
学校的林老师也点头赞同:“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拍摄,让他们用年轻人的视角来展现四合院文化,这样可能更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
谭侨笑着说:“这想法挺好。那咱们可以成立一个宣传小组,负责策划和制作短视频。而且可以和一些网红合作,邀请他们来参加文化节,帮忙宣传推广。”
大家纷纷表示认同,接着又讨论起活动内容的互动环节。
张大妈说:“我觉得可以搞个四合院文化知识竞赛,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获胜者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品,这样能激发大家学习四合院文化的积极性。”
李大爷也补充道:“还能举办亲子合作的传统技艺比赛,比如亲子一起包粽子、做灯笼,既增进亲子关系,又能让大家更好地体验传统技艺。”
易鑫一边记录一边说:“这些想法都很棒。咱们把这些活动详细规划一下,确保活动过程有趣又有序。对了,文创产品方面,大家也可以提提建议。”
负责文创产品设计的大妈又有了新想法:“我想着可以做一些定制化的文创产品。游客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四合院元素,我们帮他们印在手机壳、杯子或者 T 恤上,这样更有纪念意义。”
谭侨眼睛一亮:“这个好,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不过在制作时间和成本上,咱们得把控好。”
易鑫点头道:“没错,大妈您先做个详细的方案,包括成本预算和制作流程,咱们再仔细研究。”
在讨论过程中,也有居民提出了一些担忧。
赵奶奶有些担心地说:“搞这么多活动,到时候人肯定更多,安全问题可得重视啊。”
易鑫连忙说道:“赵奶奶,您说得太对了。我们会加强安保措施,增加安保人员,在活动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确保大家的安全。”
谭侨也补充道:“对,还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初步确定了下一次文化节的改进方向和大致活动内容。
会后,易鑫和谭侨立刻开始分工落实各项任务。易鑫负责联系网红和协调宣传小组的工作,谭侨则专注于活动内容的细化和安全保障方案的制定。
宣传小组很快成立,小周担任组长。小周召集了一群热爱短视频制作的居民和学生,开始策划拍摄内容。
小周在小组会议上说:“咱们先列个拍摄计划,比如先拍一些四合院传统习俗的科普视频,像春节的拜年礼仪、清明节的祭扫习俗,让大家了解四合院文化背后的深厚底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