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内金散:由山楂、鸡内金组成。山楂消食化积,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二者研末服用,可增强消食健胃之功,对于小儿疳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有显着疗效。鸡内金还能化石,对于泌尿系统结石、胆结石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山楂内金散能提高胃肠消化酶活性,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强小儿体质。
山楂银花饮:山楂与金银花配伍。山楂消食化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此饮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积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兼食积者,症见发热、咽痛、口渴、脘腹胀满等。同时,金银花的抗菌消炎作用与山楂的消食作用相结合,还能预防和治疗因饮食积滞引起的胃肠道感染。药理研究表明,山楂银花饮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山楂枸杞汤:包含山楂、枸杞。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二者合用,既能消食又能养生,对于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兼食积者较为适宜。可缓解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食积不化等症状。现代研究发现,山楂枸杞汤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血脂和血糖等作用,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病有一定帮助。
山楂甘草汤:由山楂、甘草组成。山楂消食化积,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该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兼食积者,既能消食又能顾护脾胃。甘草还能缓解山楂的酸性对胃肠道的刺激,使方剂更加平和。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脘不适等症状,尤其适用于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药理研究显示,山楂甘草汤能调节胃肠黏膜的保护机制,促进胃肠道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六、举例十个使用方法治疗
治疗消化不良:取山楂15克,炒麦芽1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2次温服。可促进消化,缓解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高脂血症:山楂20克,荷叶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坚持饮用,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治疗痛经:山楂30克,益母草15克,红糖适量,加水煎煮后趁热服用。在月经前3 - 5天开始服用,可活血化瘀,缓解痛经症状。
治疗小儿疳积:山楂10克,鸡内金5克,共研细末,每次取3 - 5克,用温水冲服,每日2 - 3次。可增强小儿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等症状。
治疗冠心病:山楂15克,丹参10克,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服。能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
治疗肥胖症:山楂25克,决明子15克,加水煎煮后代茶饮。可促进脂肪代谢,辅助减肥。
治疗急性胃肠炎:山楂15克,黄连3克,加水煎煮,分2 - 3次服用。可清热燥湿,消食止泻,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治疗高血压:山楂18克,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加水煎煮后饮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
治疗产后恶露不尽:山楂30克,红糖20克,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服。可促进子宫收缩,排出瘀血。
治疗失眠:山楂15克,酸枣仁10克,加水煎煮,睡前1小时服用。可宁心安神,改善睡眠质量。
七、配伍与禁忌
(一)配伍
山楂配神曲、麦芽:山楂消肉食积滞,神曲消米面食积,麦芽善消米面薯芋食积,三者配伍,消食化积之力全面,可治疗各种食积不化。
山楂配丹参:山楂活血化瘀,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二者相伍,增强活血化瘀功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多种病症,如胸痹心痛、痛经等。
山楂配荷叶: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荷叶清热解暑、升清降浊,搭配后可降脂减肥、清热解暑,适用于肥胖症和暑热病症。
(二)禁忌
孕妇慎用:山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孕妇大量食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所以孕妇应谨慎食用。
胃酸过多者忌用:山楂味酸,能促进胃酸分泌,胃酸过多者食用后会加重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导致胃痛、反酸等症状加重。
牙齿敏感者少食:山楂酸性较强,对牙齿有一定腐蚀性,牙齿敏感者食用后可能引起牙齿不适,应尽量少食。
八、炮制方法
生山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洗净,干燥。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的病症,如产后瘀阻腹痛、瘀血经闭等。
炒山楂:取净山楂,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炒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长于消食化积,多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满等症。
焦山楂:取净山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黄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焦山楂不仅消食化积作用增强,还具有一定的止泻功效,常用于治疗食积泄泻等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