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垂眸,把谢汀兰的慌乱看在眼里。
大热天的,非要捂着脖子,颇有些此地无银的意味,怕府上下人看不出来?
“你先回房收拾衣物吧。”
秦氏心中叹了一口气。
女儿糊涂啊!
不用问,她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萧麒是君,谢家是臣。
并且,谢家是纯臣,最忌讳这等见不得光的关系。
为今之计,唯有快速启程,去江南躲一躲。
谢汀兰没想到娘秦氏这般果断,不安地欠身:“娘……”
秦氏冷着脸,没有理会。
到了下晌,出行之物基本准备妥当。
秦氏直奔喜院找人:“霜霜,娘看了日子,明日便是黄道吉日,宜出行,若是过了,还要等小半月。”
“这么急?”
姜霜霜先是一惊。
很快,便猜到了缘由。
最近京城乱着,早日启程也好。
秦氏也觉得太赶了:“咱们轻装上路,若有需要的,路上再添置。”
“好。”
突然离京,姜霜霜难免有一点怅然若失。
但想到游记中江南的美食美景,她又心生期待。
收拾好出行之物,姜霜霜本打算去刑部衙门找谢昀。
谁料掌灯时分,谢昀回府了。
“娘说了,天亮启程。”
天热,吃食放不住。
姜霜霜只吩咐大厨房做了几样糕饼。
等往南走,当地的特色更多。
除了衣物,治疗头疼脑热,水土不服的药丸子,她带的很充足。
谢昀站在原地,看着姜霜霜忙前忙后,半晌淡淡地道:“好。不过离开之前,随我去见个人。”
等天色漆黑,姜霜霜与谢昀坐马车出府,直奔城北。
茶室内,光线昏暗。
窗外的风轻轻拂过,带起一阵淡淡的檀香。
姜玉蓉坐在窗边,背对着门,身影瘦削而孤寂。
姜霜霜走近几步,才看清她的模样,心中不由得一震。
眼前的姜玉蓉,哪里还是那个娇俏明媚的少女?
她的两鬓已染上了几缕白发,眉宇间尽是沧桑。
“你……”
姜霜霜揉揉眼,若不是似有所感,她绝不会认出眼前人。
姜玉蓉缓缓转过头来,目光平静。
她微微一笑,面色多了几分苦涩与释然:“五妹妹,你来了。”
尽管,姜霜霜不认与她是姐妹。
现下,她也没这个资格。
姜玉蓉怅然地叹口气:“我是来告别的。”
今日一别,她不会再回京。
这辈子,或许没了相见之日。
“去哪?”
姜霜霜一愣。
得到姜玉蓉顶罪的消息,她没有过多的过问。
一来,是对谢昀足够信任。
二来,姜霜霜不想瞎掺和,影响布局。
如她所想,姜玉蓉没有死。
想来为救人,刑部的人耗费了大力气。
姜玉蓉看向窗外,苦笑道:“还不知道,大概往北走。”
有谢昀在,案子有沉冤得雪那日。
姜玉蓉只想远离京城,找一片净土。
姜霜霜心中一紧,忍不住问道:“你还活着,此事用不用我暗示你娘?”
明着说是不行了,姜霜霜可以委婉些。
李氏是聪明人,一点即破,必然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姜玉蓉闻言,面色复杂地摇摇头:“不必了。这一辈子,母女情分已尽。”
在刑部牢房,姜玉蓉是恨的。
她恨姜家所有人,包括李氏。
恨他们得知她冤枉,却急于撇清关系,连探监都不曾。
随着死讯传出,一了百了。
姜玉蓉再不是姜家三小姐,甚至不关心谁得了这个便宜。
姜家多行不义必自毙,早晚的事。
“我若出现,只会让我娘为难。”
没有探监,早已说明了一切。
在李氏心里,姜元洲的分量更重。
“五妹妹,我知晓你心地良善。”
姜玉蓉站起身,对着姜霜霜施礼,言辞恳切,“若我还活着的消息传出去,姜家不会有任何人感激你,只会想着抓住把柄,将小谢大人拉下水。”
这一点,姜玉蓉说的没错。
姜霜霜闻言点点头,也就不再坚持。
她想起姜玉蓉留在她那手中的银票,递过去一个荷包:“这里是三千两银票,你拿着。”
一个女子,身边没有下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更是需要银钱。
姜玉蓉摆摆手:“自从得知姜兴怀的野心,我便把银子存在了万通钱庄。”
走这一步棋,无人得知。
甚至,瞒着娘李氏。
没想到最终,还是要一人上路。
姜玉蓉看开了:“我现在不过是个死人,离京以后找个商队一同前往,再买两户下人。”
日子虽不是大富大贵,只要不奢靡,也足够了未来几十年的花销。
若是身上带太多银钱,反而会招来祸患。
“保重!”
姜霜霜站起身,目送姜玉蓉出了茶楼,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谢府,夜已深。
姜霜霜洗漱后,发觉谢昀正在灯下翻看卷宗,身上还穿着官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