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以前的华夏实在是太难了,外汇少,被人欺负,战争……
所有的所有,都让华夏几代人背负了沉重的包袱,就算是无数同胞砥砺前行,也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
现在正要面临着改革开放,乡下的知青很多也开始回城,和十几年前一样,年轻人回到城里,还是无所事事。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岗位太少。
所以,阎解旷给纺织厂的意见就是,别想着和唱片厂一样赚太多的钱,只要把订单拿下,好好做衣服,多招工,先养活工人再说。
唱片厂和纺织厂不一样。
纺织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好了,能给很多人提供一份收入保障,养活更多的人。
而唱片厂,虽然和之前也在扩大规模,但是到现在,整个唱片厂的人,也才一两百人而已。
唱片厂所谓的扩大规模,其实还是进口设备,设备先进了,那制作唱片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而且,唱片厂主要售卖的还是阎解旷拿出来的歌曲,是文娱产业。
文娱产业能提供的岗位本来就很少。
所以大家才会说工业兴国。
轻工业重工业两条腿走路,因为这才是国家的根基。
阎解旷也只是把自己的意见说了,至于纺织厂后面会怎么操作,阎解旷并不知道,反正就是尽力就行。
就像以前唱片厂一样,他也只是给出自己的意见。
汪厂长看到服装厂的两人有点懵,解释说道:“娱乐产业和实业是不一样的,实业赚钱少,这是事实,就算是在国外也一样。”
自从阎解旷来北影厂之后,汪厂长和阎解旷聊了很多国外的事情,同时他也亲自了解了更多。
虽然现在还没有大数据统计,但是他看了很多国外财经报纸,上面大概也是这么描述。
两个服装厂的人有些迷茫,因为现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文娱产业这个说法,在他们的认知里,国内现在最赚钱的产业就是重工业,接着是他们轻工业。
所以,他们厂里最开始在和阎解旷谈的时候,是想着能和沪市唱片厂一样大赚特赚,为国家赚取更多外汇来着。
没想到现在听了阎解旷的话,好像他们明年广交会春季之行赚不了更多的多少钱啊!
不过他们也不是听不进去话的人,都觉得阎解旷说的正确,他们的纺织厂,最主要的是保障数千工人的工作,接着有能力的话,再招收更多工人进来。
阎解旷和汪厂长在这边和服装厂的人聊天的时候,北影厂其余待在厂里的人也在讨论着他们。
有些人觉得阎解旷非常有才华,但是也有些人觉得这电影拍得那么成功,很有可能是陈导的功劳。
毕竟阎解旷只是一个学了两年导演的人,要不是阎解旷是领导,名气大,可能现在都还在当一个导演助理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认同了阎解旷的编剧能力。
因为电影真的是太感人了。
在这个年代,华夏几乎没有苦情剧,因为社会不需要苦情剧。
或者说,所有的苦情剧到最后都是光明灿烂的结局,比如《白毛女》之类的,而且这类剧情,也只是在五六十年代流行。
到了七十年代,全都是精气神满满的奋斗剧,具有十分强烈反抗精神的剧。
出现苦情剧很少的原因除了正治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的日子本来就过得很苦,你拍出来的电影还不能让人高兴,这谁看?
好在《妈妈再爱我一次》这电影的结局,儿子找到了母亲。
而且,这部剧的主线还是在母子之情上。
大家看完电影,除了讨论阎解旷之外,更多的就是讨论女主角张金琳了,三朵金花的长相其实都是偏向于珠圆玉润的感觉,很有年代感。
因为大家的审美就是她们。
不过阎解旷用张金琳来当女主角,自然不能把她拍得很土味,在电影中,女主角妈妈虽然是男主角家的保姆,但是因为和男主角有关系的原因,那穿着漂亮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阎解旷需要的不仅是漂亮,还要时尚,不然人家一个大资本家的少爷,为什么会喜欢女主?还喜欢了几十年。
当然,关于两人的亲密戏,那肯定是没有了,因为拍了过不了审。
大家的思想还是很保守的,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男女双方最亲密的就是牵手拥抱,亲亲那是不可以的。
自从上一次选角之后,三朵金花的感情显然没那么好了,娱乐圈,姐妹情,利益……
这些词汇加起来,可以说是修罗场之中的修罗场。
因此三人现在虽然还说话,但是却不会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
今天电影第一次展现在大家面前,除了女主角张金琳之外,刘小庆和李明秀都来了。
刘小庆看着电影中张金琳漂亮时尚的样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
当初最开始是她想要去阎解旷这里试戏女主角的,但是想着三人感情很好,所以就拉上了兴趣不怎么大的张金琳和李明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