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亮把烤糊的土豆掰成两半:
"靠这个!"
半块扔给古之月,
"老子在草鞋岭三天就啃这玩意!"
另半块往自己口中塞,
"再靠这个!"
他忽然指向窗外——
嘉陵江上的纤夫正吼着号子拖军粮船。
古之月摩挲着二十响枪套:"还要靠这个!"
夕阳把靶棚的木柱染成血色,
徐天亮摸着新领的棉军装,金陵话带着兴奋:
“古兄,你说咱下次上战场,能不能带着《百姓游击手册》?
就像当年诸葛亮发锦囊,咱给老乡们发‘土炸弹配方’——”
“先把你自己的瞄准镜擦干净吧。”
古之月笑着推开他,
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看见刘海棠抱着个铁皮盒,
湘潭话里带着烤红薯的甜:
“给你们烤了红薯,教育长说晚上加课,练夜袭鬼子。”
靶棚外的风突然大了,卷着细雪打在窗纸上。
徐天亮咬着红薯含糊道:
“夜袭战?依我看,只要老百姓都拿起家伙,
鬼子就是掉进了人民战争的火海,迟早得烧成灰 ——”
他忽然看见古之月盯着墙上的中国地图,手指划过长江流域,
“咋了?想你老家下相了?”
古之月没说话,
想起报告里写的敌后支援不足,
想起在长沙看见的那些自发组织的 “扁担队”“菜刀队”,
他们没有军装,没有番号,却用最原始的武器和鬼子死磕。
“天亮,你说咱们军校除了教战术,
是不是该多教点发动群众的法子?”
他忽然转身,
“就像张教育长说的,咱们不能只当救火的水,
得学会点火,让每个村庄都变成烧鬼子的灶膛。”
徐天亮突然把红薯皮往靶心一扔:
“这有啥难的!明儿我就教海棠妹子打绳结,
以后她给老乡们传情报,就用绳结当密码 ——”
他忽然压低声音,
“不过先说好,别让教育长知道,他老说我‘不务正业’。”
暮色漫过操场时,张教育长在教案本上批注:
"明日课题:论中日之战能否最后胜利。"
窗外的结霜的地上,古之月教海棠用刺刀刻字:杀鬼子,救中国。
张教育长的合肥话从广播里传来:
“明天一早全体学员到礼堂集合!
老子要跟你们掰扯掰扯,这仗到底能打多久,咱到底能不能赢 ——”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防空警报的呜咽,
像匹受伤的狼在嚎,但这次,学员们没有慌乱
,反而挺直了腰杆,
因为他们知道,在身后的每一寸土地上,
都有像刘海棠这样的百姓,
像那些在霜晨中熬姜枣茶、烤红薯、缝绷带的人,
用最朴实的方式,为这场战争种着永不熄灭的火种。
喜欢百年家族:百战求生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百年家族:百战求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