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魏子昊的大气磅礴,松下库的眉毛几乎飞进发际线:
"十斤粮食换声喝彩?
那些支那贱民怕是能把天皇画像都啃干净!"
“所以要分两次给。”
德川的指甲在"南京路"划出凹痕,"先发3斤当鱼饵,剩下的…"
他忽然抓起茶杯泼向地图,茶水顺着纹路汩汩流下,
"得等他们站满街道,喊哑嗓子后再发。"
“好,我去安排。
对了,粮食从哪里买?”
"先找你们的大阪老乡吧,不够再从石井商行购买。"
德川突然收敛笑意,手指敲在账本上。
"买一百万斤高粱面,不掺沙的那种。"
这时期的高粱面大概在五毛钱一斤,一百万斤就差不多把募捐来的资金用完了。
不过想到那么多民众因此饱腹,应该可以减少许多人被饿死吧!
自从被日军占领沪市后,这座繁华的城市瞬间陷入黑暗与混乱之中。
街道上一片狼藉,民众民不聊生,饿殍遍地。
曾经热闹的市井,如今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英法租界内的人还好些,毕竟都是稍有家产的人。
公共租界和日租界内的民众就深受其害,简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随着魏子昊领粮的告示张贴出去,大街小巷引起巨大的波澜。
“发粮食?这群日本鬼子不抢老百姓粮食就谢天谢地。
还发粮食?想屁吃呢!”
一个老人看着告示,嗤笑一声,满脸不屑地对身旁的人说道。
旁边的中年男子也摇头,唉声叹气的道:
“大家回家枕头垫高一点,梦里啥都有。
这年头,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大家都对这告示内容持怀疑态度。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日军带来的只有灾难和杀戮。
魏子昊似乎并不在意民众的质疑,他在南京路沿途征用商铺,设置有十个发放点。
松下库的大阪老乡很给力,30万斤高粱面已经运到。
商铺里粮食堆积如山,可门口的发放点却冷冷清清,没人敢来。
就在这时,一个抱着饿得奄奄一息孩子的妇人,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她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一步一步地朝着领粮的摊子前走去。
“太君,求求您,给点吃的吧,我的孩子快饿死了。”
妇人的声音带着哭腔,她颤抖着双手,眼中满是期待。
负责发放粮食的宪兵看向魏子昊,魏子昊微微点头。
“领粮食可以,但要在下个月3号这天站街边欢迎皇军入城。
到时候用力欢呼,结束后还可以领7斤粮食。”
“这......”
妇人迟疑着,又低头看了看饿得迷迷糊糊的孩子,咬牙道:
“好,可以。”
“那就在这签字,按手印!”
“好,好,我签!”
随着手印按好,士兵便从粮袋里称出三斤高粱面递到妇人手中。
妇人看着金黄的高粱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双手接过,泪水夺眶而出:
“谢谢太君,谢谢太君!”
“这个条子收好,等结束再来领7斤。”
“好好好!”
这一幕被不远处观望的人们看到,人群瞬间哗然。
“真的发粮食啊!”
“我看到发的还是高粱面,没掺沙子。
外面买的高粱面,一斤里面起码有半斤沙。”
“快走,我们也去领!”
街道上的人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下子挤上来。
越来越多的人也蜂拥而至,争相朝着发放点涌来。
“都停下!再往前开枪了!”
魏子昊大声喊道,士兵们也纷纷举起枪,朝天鸣枪警告。
听到枪声,拥挤的人们这才停下脚步。
在士兵的指挥下,大家自觉地排起队来。
只是探着的脑袋和张望的眼神,传递出他们内心的迫切。
“都依次签字按手印,然后领粮食!
宪兵们一边维持着秩序,一边大声说道。
队伍里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前,在登记簿上签字按手印,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份粮食。
在发放的过程中,魏子昊使了一个小心思。
他叮嘱每个发放点的负责人:“告诉这些领取粮食的支那人,这都是天皇的恩泽,要感谢大日本天皇。”
当然顺带把他自己的小小努力也趁机宣传了一波。
当时松下库还有些疑惑:“德川,为啥不直接说是您的功劳呢?”
魏子昊无奈地笑了笑:“你当派遣军和宪兵司令部的那些大佬都是吃屎的啊?
我如果不把天皇顶在前面,还不得被派遣军的所有高层嫉恨。”
“这样他们就不嫉恨吗?”
“这样当然他们心里也不舒服,但有天皇在前面当挡箭牌,他们也只能憋着。”
听到魏子昊这回答,松下库竖起大拇指。
“高!实在是高!”
至于沪市的民众,他们哪管那没见过的日本天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