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家族衰败还体现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上。宝玉对学业的懈怠和逃避,反映出贾府对青少年教育的失败。在封建家族中,学业是子弟们的重要出路,但宝玉却对为科考而写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平时疏于学业,面对贾政的考问只能临时抱佛脚。这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前途,也预示着贾府后继无人,难以维持家族的繁荣。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通过管理混乱、道德风气败坏以及青少年成长问题等情节,暗示了贾府家族衰败的必然趋势。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贾府一步步走向衰落的深渊。
2.青少年成长问题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中,诸多情节反映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性教育、学业压力和同伴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当时的封建环境下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对现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性教育在本回中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呈现。绣春囊的出现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打破了贾府表面的平静。在封建礼教森严的环境下,性是一个禁忌话题,贾府中的青少年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引导。绣春囊这种带有情色意味的物品出现在大观园中,反映出青少年对性的好奇和探索。然而,封建礼教的压抑使得他们无法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只能通过一些隐晦的方式去了解。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性问题时产生困惑和误解,甚至可能引发一些不良行为。在现代社会,性教育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性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性观念,避免因缺乏性教育而产生的问题。
学业压力也是本回中突出的问题。宝玉得知贾政要考问他时,陷入了极度的紧张和慌乱之中。他深知自己平素对学业疏懒,面对可能的考问,内心充满了焦虑与恐惧。为了应对次日的考问,他决定临时抱佛脚,连夜温习功课,这不仅让他自己疲惫不堪,也连累了一房的丫鬟们。宝玉对为科考而写的八股文深恶痛绝,这反映出他对传统学业的抵触情绪。在封建科举制度下,学业是青少年的重要出路,但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同样面临着学业压力,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等都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我们应该反思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减轻他们的学业负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同伴关系在本回中也有所体现。迎春、探春等姐妹之间的相处,展现了不同的同伴关系模式。迎春懦弱怕事,面对乳母偷累金凤的事情选择忍让,她的同伴关系相对较为被动。而探春精明能干、有正义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挺身而出,她的同伴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同伴关系对他们的性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应该学会选择积极向上的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进步。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中涉及的青少年成长问题,如性教育、学业压力和同伴关系等,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3.社会与人性的反思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当时社会现象与人性弱点,封建礼教的束缚、人性的自私与冷漠等问题在其中暴露无遗。
封建礼教的束缚是本回凸显的社会现象。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等级森严,规矩繁多。迎春身为小姐,却因封建礼教的约束,面对乳母偷累金凤之事,只能选择懦弱退让。她深受“女子应温顺隐忍”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默默忍受。这种压抑人性的礼教,让她失去了维护自身权益的勇气,也失去了反抗不公的能力。同样,绣春囊的出现引发轩然大波,并非因为物品本身,而是它挑战了封建礼教的禁忌。在封建礼教的笼罩下,人们的思想被禁锢,正常的情感和欲望被压抑,人性被扭曲。
人性的自私在本回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邢夫人发现绣春囊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借机打压王熙凤,以巩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她不顾贾府的整体利益,只考虑个人的得失和权力斗争,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混乱。迎春的乳母为了满足自己的赌欲,偷走迎春的累金凤,完全不顾主仆情谊和道德规范。她的自私行为不仅伤害了迎春,也反映出人性在利益面前的脆弱。
人性的冷漠同样令人心寒。在累金凤被偷事件中,迎春的懦弱和麻木让人心痛,而周围人的冷漠更让人感到悲哀。当迎春的丫鬟绣桔为她打抱不平时,其他人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帮助。迎春的姐妹们虽然前来劝慰,但也只是表面功夫,并没有真正为她解决问题。这种冷漠的态度,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的关怀和互助,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下,人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对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