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长叹之声象征着贾府的衰败和家族命运的不祥。祠堂是家族的象征,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长叹声从祠堂附近传来,意味着祖先也在为贾府的命运感到悲哀和叹息。它预示着贾府的繁华即将结束,家族即将走向衰败。
这种异兆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在封建社会中,家族的兴衰往往与政治、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贾府作为一个封建家族,虽然表面上繁华富贵,但内部却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异兆的出现,暗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它让人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三、人物分析
1.贾母
贾母在贾府中辈高位崇,是整个家族的核心人物,她的性格特点鲜明且复杂,在甄家被抄和中秋赏月等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贾母宽厚仁义,这在贾府众人眼中是有目共睹的。当听闻甄家被抄的消息时,她虽未表现出过度的惊慌,但内心实则忧虑万分。然而,她并没有将这种负面情绪传递给众人,而是尽力维持着家族的平静。她深知此时家族上下人心惶惶,若自己乱了阵脚,整个贾府必将陷入混乱。她以宽厚的心态对待此事,安慰众人不必过于担忧,展现出长辈的沉稳与担当。在日常的生活中,她对府中的丫鬟、婆子们也十分宽容,从不轻易苛责下人,使得贾府上下对她敬重有加。
贾母思想敏锐,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甄家被抄这一事件,她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贾府未来命运的一个预兆。她明白在封建社会中,家族之间的兴衰往往相互关联,甄家的遭遇很可能会波及到贾府。因此,她在中秋赏月时,尽管表面上强颜欢笑,与众人共度佳节,但内心却在思考着家族的未来。她组织击鼓传花等游戏,一方面是为了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让大家暂时忘却烦恼;另一方面也是在观察家族中每个人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心态和想法。
贾母非常会享受生活,这在中秋赏月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她精心挑选了大观园凸碧山庄作为赏月的地点,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山庄内布置得十分精美,彩灯高悬,花香四溢,为赏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她坐在主位上,与家人一起品尝美酒佳肴,欣赏着明月,尽情享受着团圆的时刻。她还提议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她懂得在繁琐的家族事务中寻找乐趣,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生活态度也影响着贾府的其他人。
然而,尽管贾母有着诸多优秀的品质,但在面对家族的衰败时,她也显得无能为力。她虽努力维持着家族的表面繁荣,但无法改变贾府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她的宽厚仁义有时也会被一些人利用,导致家族管理出现漏洞。但不可否认的是,贾母在贾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贾府的衰败,她的性格特点也成为了《红楼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贾政
贾政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在他的言行举止和处理家族事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贾政一生都在努力践行这些理念,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护家族的尊严和秩序。
在管教子女方面,贾政的迂腐表现得十分明显。他对宝玉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走仕途经济之路,光宗耀祖。因此,他对宝玉的学业要求极为严格,一旦发现宝玉有懈怠或不务正业的行为,便会严厉斥责。当宝玉与琪官交往,导致忠顺王府上门问罪时,贾政怒不可遏,认为宝玉败坏了家族的名声,差点将他打死。他不理解宝玉对诗词歌赋的热爱,也不明白宝玉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这种管教方式不仅让宝玉感到压抑和痛苦,也加剧了父子之间的矛盾。
对待贾珍设局开赌一事,贾政同样表现出了迂腐的一面。他虽然知道赌博是不良行为,但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当他得知贾珍以习射为由设局开赌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并没有真正追究贾珍的责任。他认为只要表面上维持家族的规矩和秩序就可以了,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败坏了家族的风气,加剧了家族的衰败。他的这种态度反映出他在处理家族事务时的软弱和无能,无法真正解决家族内部的问题。
贾政讲的笑话也反映出了他的性格特点。在击鼓传花游戏中,他讲了一个怕老婆的笑话。这个笑话看似轻松幽默,但实际上却反映出他内心的无奈和压抑。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努力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但在家庭中却不得不听从贾母的安排,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的笑话是一种自我调侃,也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
总的来说,贾政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封建家长。他的迂腐和软弱在管教子女、对待家族事务等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他虽然努力维护着家族的尊严和秩序,但却无法改变贾府衰败的命运。他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一些知识分子的无奈和悲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