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你来我往,棋逢对手,一时间难分胜负。宝玉看得入神,时不时在心中为她们的妙棋暗暗叫好。过了许久,这一局棋才结束。几人说笑一番后,宝玉便陪妙玉回栊翠庵。
当他们走到潇湘馆外墙时,一阵悠扬的琴声飘了过来。那琴音如泣如诉,仿佛带着无尽的哀愁。宝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想要进去看看是谁在弹琴。妙玉却拦住他说:“自古只有听琴的,从来没有看琴的。”宝玉觉得有理,便和妙玉在潇湘馆外面的山石上悄悄地坐下,静听这美妙的琴音。
此时,黛玉边抚琴边吟唱着“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那声音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身世的悲叹。宝玉听得心都揪起来了,他仿佛能感受到黛玉内心的痛苦。忽然,琴弦崩断,琴声嘎然而止。妙玉连忙站起来就走。宝玉追问道:“怎么了?”妙玉话中有话地说:“日后自知,你也不必多问了。”说罢,径直朝栊翠庵走去。宝玉满腹疑团,无精打采地回到了怡红院。
3.妙玉相关情节
(5)下棋与听琴
妙玉与惜春下棋时,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淡定。她端坐在棋盘前,眼神专注而沉静,每一步落子都干净利落,尽显胸有成竹。她的气质高雅,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清冷的气息,仿佛与这尘世隔绝。在与惜春的对弈中,她思维敏捷,应对自如,将自己的智慧和谋略都倾注在这小小的棋盘之上。
当听到黛玉的琴声时,妙玉的反应十分敏锐。那悠扬的琴音如泣如诉,瞬间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她原本平静的神情有了一丝波动,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她深知这琴音中饱含着黛玉的哀愁与痛苦,也隐隐感觉到其中蕴含的不祥之兆。当琴弦崩断,琴声戛然而止时,她更是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起身离开,话中有话地让宝玉日后自知,可见她的洞察力和对命运的敏锐感知。
(6)坐禅走火入魔
妙玉回到栊翠庵后,决定坐禅以寻求内心的宁静。她在禅房内盘膝而坐,闭目凝神,试图排除一切杂念。然而,她的内心却并不平静。在坐禅的过程中,她渐渐陷入了一个诡异的梦境。
在梦中,她身处一片黑暗的森林之中,四周弥漫着阴森的气息。突然,一群面目狰狞的恶鬼向她扑来,张牙舞爪地想要将她吞噬。她拼命地奔跑,却始终无法摆脱这些恶鬼的纠缠。她感到极度的恐惧和无助,冷汗湿透了她的衣衫。
从梦境中惊醒后,妙玉发现自己已经走火入魔。她的神情变得癫狂,口中胡言乱语,时而大笑,时而痛哭。她的身体也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仿佛被一股邪恶的力量所支配。
惜春得知妙玉的情况后,心中十分担忧。她深知妙玉平日里修行刻苦,没想到会遭遇如此变故。惜春认为,妙玉虽然一心向佛,但终究难以摆脱世俗的羁绊。她的内心深处或许还隐藏着一些未被察觉的欲望和挣扎,这次走火入魔正是这些隐患的爆发。惜春觉得,妙玉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和修行,才能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她决定在一旁悉心照料妙玉,希望她能早日恢复正常。
三、人物分析
1.林黛玉
(7)情感细腻与多愁善感
林黛玉在本回中情感细腻与多愁善感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她收到宝钗的书信,信中宝钗倾诉生辰不偶、家运多艰,还附了四章感怀之诗。黛玉读罢,内心的情感如涟漪般层层扩散。她能深切体会到宝钗的不易,也由此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禁伤感起来。她深知宝姐姐独独寄信给自己,是惺惺相惜之举,这份情谊让她感动,却也因同病相怜而更添悲戚。她的情感细腻之处在于,能从宝钗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到对方的情绪,进而与自己的心境相融合,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情感氛围中。
秋景更是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深秋时节,落叶纷飞,秋风瑟瑟,窗外的景象仿佛是她命运的写照。落叶打在窗户上的声音,在她听来如同命运的叹息。她站在潇湘馆内,望着凋零的树木和飘落的黄叶,思绪飘远。她感慨人生的无常,自己寄人篱下,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对秋景的悲叹,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她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她的多愁善感让她对周围的一切都有着敏锐的感知,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能引发她内心的波澜,使她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
(8)爱情与身世的重压
林黛玉在爱情和身世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爱情上,她与宝玉心心相印,然而他们的爱情却面临着诸多阻碍。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让他们的爱情充满了不确定性。黛玉不知道自己与宝玉的未来会如何,这种未知让她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她渴望与宝玉长相厮守,但又担心命运会将他们分开,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时刻折磨着她。
在身世方面,她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虽然贾府表面上对她关怀备至,但她内心深处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她没有真正的依靠,只能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她深知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这种无力感让她倍感痛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