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又以“系统流程不熟”为由,继续在财务部混迹,佯装求教:
“这里利润是怎么勾出来的呀?”
“坏账准备的算法能不能在测试系统里跑一跑呀?”
问题又蠢又真诚,财务人员们警惕心渐渐放松。
几天后,一名新晋财务助理为了邀功,主动提出:“要不我带你去内网测一把?那边可以自己改数据,看得更清楚。”
邱代东故作犹豫,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进入内网,他像个漫不经心的游客,一页页翻着表单和后台日志。
直到——大量利润字段被手动修改,备注栏里写着“调平”“锁单”“年末调整”;运费普遍被人为上调,8万元的结算额硬生生调到10万元,备注:“年末政策,提运费率”;坏账准备随意跳升,账龄不到三个月的客户也被超额预提,“备注:按全年审计要求预提”。
他越查,心越沉。
当他把2011年度利润确认清单调出,与未收账款明细一一对照时,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
巨大的黑洞赫然暴露:确认收入远超实际到账;账面已结项目,实地发货遥遥无期;甚至有些客户根本没打款,后台却强行标注“已收齐”。
这简直就是一套运转精密的造假机器!
每一个数字,每一张单据,每一条备注,都像精心排练过。
他关掉屏幕,深吸了口气。
又重新打开另一台测试机,小心翼翼用筛查脚本,把关键改动记录一条条导出。
这些数据,被他伪装在一份不起眼的EXCEL表格里,文件名叫《12月设备维修情况(内部用)》。
表面,是一堆无关痛痒的故障报修记录。
只有他自己知道,点开某几列后,底下埋着的是一场天量造假的证据——虚增营业收入24.32亿元,营业成本20.04亿元;多预提运费3.14千万元,多计提坏账1.19亿元,虚增利润2.58亿余元,占海华风电2011年度报告披露的利润总额的34.99%
那天晚上,邱代东回到住处,狠狠洗了把冷水脸。
深夜,当他把初步整理好的材料打包进另一个U盘,随后将这些事情告诉了麦麦提。
隔天一早,麦麦提给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回复:“你再沉一段时间,把风电场客户的验收反馈挖出来,那才是真正的‘未确认收入’我们这边已经在部署资本‘抽水管’了。”
邱代东盯着屏幕,细细咀嚼着这句话。
显然,麦麦提是认为眼下这点还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能撬动整个案件命脉的,不是账面利润,而是那些被掩盖、被涂抹、被伪造的——风电场验收数据。
与此同时,在海华风电总部,风控部门内部已经悄然拉响了警报。一份加密通报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系统数据存在异常访问与导出,疑似信息泄露,请各部门自查。”
接下来的几天,邱代东依旧以“求学”的名义,混迹于财务部和信息系统中。表面上,他没露出任何破绽,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
风控部门的紧张气氛逐渐蔓延,邮件频繁,数据检查频繁,隐约间他感受到被盯上的危险。
即便如此,他依旧稳扎稳打,不容有失。
那天,他终于找到关键证据——风电场的验收报告里,每一项数据都有修改痕迹,部分签字日期明显提前,客户确认书有假。数据里显现的虚假账面收入只是冰山一角。
这些都不只是财务问题,更是彻底的骗局。
邱代东迅速整理好所有证据,准备再次导出数据。
可就在这时,系统警告弹了出来:“异常访问检测,外部设备连接已锁定。”
心跳骤停。
他迅速拔下U盘,关掉所有文件,屏幕上闪烁的警告如定时炸弹。他几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此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是风控部门的贺强。
“邱经理,咱们见个面吧。”
“谁?”邱代东故意装傻。
贺强笑了笑,语气带着微不可察的威胁:“你知道该怎么做。”
邱代东心中一紧,但马上镇定下来:“不急,我最近在做一些系统加密的研究,正好可以请教一下你们。”
他故作轻松。
“行,那就今晚见。”李强没有多问。
邱代东挂掉电话,没敢多耽搁。他迅速换上技术员常穿的灰色制服,确认随身带好了之前准备的加密算法文件。
今晚,是他唯一能争取时间的机会。必须用技术问题把对方拖住,不能出半点纰漏。
到了约定的地点,一间临时借用的小会议室,贺强带着另一名风控人员准时出现。
一进门,贺强扫了他一眼,随口问道:“听说你最近调了不少系统资料?怎么,搞新东西?”
邱代东心里微微一紧,但面上笑着,拿起桌上的文件翻了几页,语气轻松地解释道:“是啊,最近在测试一套新的加密算法。为了验证适配性,翻了些老系统的脱敏数据。你们风控不是一直强调闭环验证吗?数据跑一圈,漏洞才跑得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