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这个时代,真相永远跑不过谎言。
1991年9月5日,北京梅地亚中心
谢一扬坐在央视广告招标会的VIP包厢里,手里把玩着888号的竞价牌。包厢是特意设计的,单向玻璃让他能看清全场竞标者,外面却看不到里面。
“谢总,马主任说今年竞争很激烈。“张铁柱低声汇报,“孔府宴酒、秦池酒业、娃哈哈都来了,据说孔府宴准备了四千万。“
谢一扬抿了一口普洱茶,目光落在主席台上那个秃顶男人身上——央视广告部主任马国明,昨晚刚收了他二十万美金和两箱三十年陈酿茅台。
“五千万,一次报价定乾坤。“谢一扬放下茶杯,“告诉马主任,钱已经汇到他儿子在加拿大的账户了。“
竞价正式开始。当拍卖师喊出“《新闻联播》前5秒广告位,起拍价两千万“时,谢一扬直接举牌:“五千万!“
全场哗然。这个价格比去年标王高出近两千万,创下了央视广告招标的历史记录。记者们的长枪短炮立刻转向888号包厢,但只能拍到模糊的人影。
“五千万第一次!“拍卖师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五千万第二次!还有没有更高的?五千万第三次——成交!“
槌声落下的瞬间,谢一扬的手机响了。是周明远。
“你疯了吗?“周明远的声音压得极低,“五千万投广告?省委常委会刚在讨论要不要查你的资金来源!“
谢一扬轻笑一声:“周哥,放心,这钱走的是香港离岸公司账户,合法外资。“他顿了顿,“对了,麻烦你跟《人民日报》打个招呼,明天发篇评论,夸夸民族企业重视品牌建设。“
挂断电话,谢一扬看向张铁柱:“通知武汉那边,今晚连夜生产'太空棉被'的样品,要足够唬人。“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已经安排好了。用的是新疆长绒棉掺5%聚酯纤维,包装印了NASA的logo,还配了全英文的'技术手册'。“
谢一扬满意地点点头。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绝大多数人根本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航天科技“。只要广告够响,包装够炫,再普通的产品也能卖出天价。
1991年9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前5秒
全国亿万观众在等待新闻联播时,电视屏幕突然暗了下来。深邃的太空中,一艘宇宙飞船缓缓掠过,旁白是浑厚的男中音:
“人类的一大步,温暖的一辈子。扬帆太空科技,引进NASA专利技术,倾力打造'星辰'系列太空棉被...“
画面切换成穿着宇航服的“宇航员“在空间站中使用“太空棉被“的场景,实际上是在武汉摄影棚里吊着威亚拍的。
“采用远红外保暖技术,锁温效果提升300%...“旁白继续吹嘘,“经NASA实验室测试,可在零下50度保持恒温...“
最后画面定格在“扬帆太空科技“的logo上,下方一行小字几乎看不见:“保暖效果因人而异“。
这则耗资五千万的广告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全国市场。第二天,扬帆集团的400订购热线就被打爆了,二十万床预售额度三小时内抢购一空,预收货款高达七亿六千万。
1991年10月20日,武汉消费者协会
三十多名消费者挤在投诉科办公室,每人手里都抱着一床“太空棉被“。
“这根本就是普通棉絮!“一个中年妇女愤怒地抖开被子,“我花了三千八,结果连我老家自己弹的棉花都不如!“
投诉科科长老李擦了擦汗。桌上堆着的检测报告显示,所谓的“太空棉被“填充物就是普通棉花掺聚酯纤维,没有任何“远红外““宇航科技“的成分。
“各位冷静,我们已经联系了扬帆集团...“老李的话被一阵喧哗打断。
办公室门被推开,三个穿黑西装的男子走了进来。领头的是扬帆集团法务总监林志强,身后跟着两名律师。
“李科长,这是我们公司的正式回复。“林志强递上一份文件,“所有'太空棉被'都经过武汉纺织学院检测,符合企业标准。“
老李翻开文件,发现所谓的“企业标准“是扬帆集团自己制定的,里面根本没有提及“远红外““宇航科技“等广告中宣传的功能。
“可是广告里明明说...“一个老头刚开口,就被林志强打断。
“广告中使用的所有描述都有科学依据。“林志强推了推眼镜,“'可能提升''据研究表明'等措辞,在法律上不构成虚假宣传。“
他转向老李:“另外,我们怀疑这是一起有组织的商业诽谤。已经查明,带头投诉的王女士是武汉棉纺厂的职工,而棉纺厂恰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这个指控纯属捏造,但足以让投诉科不敢轻举妄动。等林志强一行人离开后,老李无奈地对消费者们摊手:“这事...我们还得调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