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大约十一点时,明驻英国大使馆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贝希托尔德,这位奥匈帝国的外交大使。李轩成正准备休息,却被秘书告知贝希托尔德来访。他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衣着便去会客室迎接。
贝希托尔德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李先生,我为这么晚打扰您深表歉意。”说着这位被迫上台的奥匈帝国外交官从怀里拿出来了一份弗朗兹.约瑟夫一世的亲笔书信,“这是我国皇帝对贵国最真挚的感谢。”很明显这封书信在会议开始以前就写好了。
李轩成接过信件,轻轻抚过信封上烫金的哈布斯堡双头鹰徽章。他没有立即拆开,而是示意贝希托尔德在会客室的扶手椅上坐下。“非常感谢贵国的友谊,这代表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并不是孤立无援。”说着李轩成朝着贝希托尔德露出一个笑容。
贝希托尔德端起李轩成秘书刚刚递上来的茶,轻轻抿了一口。“我今日前来是为了提醒贵国,根据我国的情报网,俄国已于昨日往远东紧急调派了3个哥萨克骑兵师。”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深邃,“如果此次谈判破裂,那么这无疑是代表着贵国与沙俄的全面战争,而这场战争的规模要远远大于贵国在1890年应对‘反明联盟’的战争。”
“反明联盟”是贝希托尔德自己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便是在1890年联合进攻明帝国的英法俄清四国联军。
李轩成放下茶杯,目光透过窗户望向伦敦夜色中的泰晤士河。“那么您有什么高见呢?”
贝希托尔德将茶杯放回托盘,身体微微前倾。“我建议贵国与我国还有德意志结成军事同盟,当然我知道贵国已经秘密与德国结成了军事同盟,这件事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但是每一个欧洲人都明白。我的建议是贵国与我国也结成军事同盟,请相信我们的战斗力绝对不逊色于德国。”(贝希托尔德这话还真没开玩笑,排除奥匈国内的民族问题,其工业产出还真不是德国能碰瓷的。)
李轩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贝希托尔德先生,您说的不错。但是您觉得,我国作为一个已经与德意志帝国结盟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再与奥匈帝国结盟呢?"
"我明白了,"贝希托尔德深吸一口气,"您是在担心我们会成为德意志的附庸,从而拖累贵国。"
“我承认我国在过去是与德国爆发了一点不愉快,”贝希托尔德继续说道,“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不是吗?当然,法国人和德国人除外,毕竟他们之间除了战争别无他选。”
李轩成不动声色地品了口茶,目光在贝希托尔德脸上停留了片刻。"您说得对,但我更关心的是,奥匈帝国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巴尔干。”
贝希托尔德说出这个词的时候,声音很轻,却仿佛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根据德国人给我们投来的信息,贵国的军队想要进入欧洲就必须走印度-波斯-奥斯曼-巴尔干这条路,而我们能给贵国提供的便是这条路的最后一个拼图,巴尔干。”贝希托尔德站起身,走到窗前。
李轩成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这位奥匈帝国的外交官。
“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贵国在国际社会上对我们的支持,毕竟塞尔维亚的军事实力我们都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见识过,恐怕再过几年巴尔干将彻底成为‘大塞尔维亚主义者’的天堂,而我国也将亡于他们的手中,我相信作为同样经历过亡国危机的明帝国能比我们更能理解这种痛苦。”
李轩成沉默了片刻,他很清楚贝希托尔德话中的含义。奥匈帝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崛起不仅威胁着巴尔干的稳定,更是直指奥匈帝国的心脏。而现在,这个曾经的欧洲强国正在寻求明帝国的支持。
“好吧!贝希托尔德先生!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对,”李轩成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我国也需要在巴尔干地区找到一位强而有力的盟友,让我们粉碎那些大塞尔维亚主义者的梦想吧!”
贝希托尔德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迅速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拟定的同盟条约草案,请过目。"
李轩成接过文件,仔细阅读起来。条约的内容出乎意料的简单:奥匈帝国承诺在明帝国与任何欧洲大国发生战争时提供军事支持,同时允许明军通过巴尔干地区以及奥匈帝国的土地;作为交换,明帝国需要在国际社会上支持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统治,并在奥匈帝国遭受攻击时提供军事援助。(获得奥匈帝国的军事通行权)
贝希托尔德紧张的看着这个黄皮黑发男人,生怕因为条约上的争议而导致这个同盟破裂。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李轩成在看后没多久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贝希托尔德先生,”李轩成将这份协约递还给了贝希托尔德,“我希望你能加上一条——奥匈帝国承认远东,不,江北领地对我国的合法性,您不加也没关系,因为江北会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拿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