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渊面色阴沉,目光好似实质般,沉默地注视着眼前三人。那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又夹杂着一丝警惕,仿佛在估量着即将到来的危机。三人在他的注视下,微微有些不自在,彼此交换了个眼神,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小太监迈着匆忙的步伐走进来。他的出现打破了这短暂的僵持,四人瞬间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毫无预兆地打了起来。
冥渊身形如电,率先出手,掌风虎虎生威,直逼其中一人。那三人也不甘示弱,相互配合,从不同方向对冥渊展开围攻。小太监也加入战局,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匕首,趁着混乱向秦方一行偷袭。
冥渊虽武艺高强,可面对这三人的联手攻击,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他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鲜血染红了衣衫。尽管如此,他依旧顽强抵抗,每一招每一式都拼尽全力。
然而,寡不敌众,在又一轮猛烈的攻击下,冥渊终于支撑不住。一把利刃穿透了他的胸膛,他瞪大双眼,带着不甘缓缓倒下。鲜血在地上蔓延开来,周围恢复了诡异的寂静,只有那小太监还在与面前三人打斗,在这空旷的空间里回荡。
最终冥渊与那小太监双双陨落。
昏暗的烛光在静谧的室内摇曳,如鬼火般闪烁不定,将秦方的身影拉得瘦长。他伫立在两具冰冷的尸体旁,面色凝重,目光似有千钧之重。突然,他缓缓抬起手,轻轻一挥,那动作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去,把这两位兄弟好生葬了,务必要风光大葬,不可有丝毫怠慢。”秦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中沉重地挤出,带着对逝者的敬重与惋惜。
部下们闻言,立刻齐齐抱拳,异口同声道:“谨遵大人吩咐!”那声音整齐划一,在寂静的室内回荡。说罢,他们小心翼翼地抬起尸体,脚步沉稳而缓慢,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待部下们离去,室内只剩下秦方和那位神秘女子。女子静静地站在一旁,一袭黑衣如夜,将她的身形完美地隐匿在黑暗之中,唯有那一双眼睛,如寒星般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秦方转过身,目光紧紧地锁住女子,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思索。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独特的沉稳与睿智:“如今局势动荡,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我们必须早做打算,你有何高见?”
神秘女子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宛如寒夜中的流星。她的声音轻柔却又坚定,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大人,如今四海纷扰,百姓如置身水火之中。若想治国安邦,需以民为本,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
秦方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透过墙壁看到了国家的未来。“你所言极是,可如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犹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想要破除并非易事。”
神秘女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然后一挥手。秦方的眼神也开始变得呆滞无神了起来。
缓缓摘下面纱,露出一张惊世骇俗的脸来。
楚天民见到这张脸,脑海中的神识开始变得不淡定了“这不是我家中小女吗?为什么幕后主使是她。”
那一点残余的神识抱着头痛哭,不过一会儿这一点残余的神识也灰飞烟灭了。最终楚天民的躯壳成为了楚璃开疆扩土的利器。
二日后清晨
云蒸霞蔚,瑞彩千重。皇城内外,一派喧嚣热闹之象。楚璃于城中将烧杀抢掠的士兵一一安顿妥当后,便迎来了那万众瞩目的登基大典。
皇城的朱雀大街上,仪仗队伍绵延数里。旌旗招展,宛如一片五彩斑斓的海洋,在微风中翻涌着绚烂的波浪。每一面旗帜上都绣着精美的图案,或为祥龙腾飞,或为彩凤展翅,似在诉说着王朝的辉煌与荣耀。
銮驾之前,是数百名身着金甲的武士,他们身姿挺拔,犹如一尊尊战神下凡。手中的长枪闪耀着寒光,整齐地排列着,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马蹄声如鼓点般响亮,踏在青石路上,震得人心也随之颤动。
苏璃端坐在奢华的銮舆之中,身着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绣着九九八十一条金龙,每一条龙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头戴冕旒,那十二串玉珠垂落在眼前,随着銮舆的晃动轻轻摇曳,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街道两旁,百姓们早已跪伏在地,高呼万岁。他们的眼中满是敬畏与憧憬,仿佛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的曙光。人群中,彩绸飞舞,花瓣如雨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梦幻的花雨,将整个街道装点得如诗如画。
皇宫的太和殿,更是金碧辉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殿内的金砖铺地,光滑如镜,映照出人们的身影。殿顶的藻井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盘龙蜿蜒其间,仿佛在守护着这至高无上的皇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