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芍药的服侍下穿戴整齐。来到这个时空已经半月有余,我逐渐适应了董鄂大小姐的身份。
"小姐,今日还学医理吗?"芍药为我系上最后一颗盘扣,眼中闪着期待。
"当然。"我点点头,"昨天你说的'四诊法',我还想多了解些。"
芍药脸上绽开笑容。自从我表现出对医术的兴趣,这个平日里谨小慎微的丫鬟像是变了个人,讲解医理时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刚用完早膳,院子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轻盈却有力,是魏丑夫来了。
"小姐,马已备好。"他在门外恭敬道。
这半月来,我坚持每天上午习武,下午学医。魏丑夫起初对我突如其来的要求感到困惑,但很快便全心投入教学。他的教导严格却不严苛,总能在危险动作前及时护住我。
"丑夫,今天能教我射箭吗?"我走出房门,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
魏丑夫抱拳行礼:"如小姐所愿。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富察家的傅宁少爷来了,在前厅等您。"
傅宁?我搜索原主的记忆——富察傅宁,邻家少爷,比宛宛大六岁,两家是世交。在原主记忆中,他是个温柔体贴的大哥哥,经常带些新奇玩意来看她。
"让他稍等,我练完箭再去见他。"我故意道,想看看魏丑夫的反应。
果然,魏丑夫面露难色:"这...傅宁少爷说带了江南的新鲜果子,耽搁久了怕不新鲜..."
我忍不住笑了:"逗你的,带路吧。"
穿过两道回廊,来到待客的前厅。远远就看见一个修长的身影站在厅中,正欣赏墙上挂的字画。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十九岁的少年,剑眉星目,一身靛蓝色长衫衬得肤色如玉。见到我,他眼睛一亮,嘴角自然上扬:"宛宛妹妹,多日不见,长高了不少。"
这笑容太有感染力,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傅宁哥哥。"
他示意小厮捧上一个精致的竹篮:"刚从江南运来的荔枝,想着你爱吃,特地送来。"
我眼前一亮。在现代荔枝常见,但在这个时代,北方能吃到新鲜荔枝可是奢侈。掀开盖子,红艳艳的果实上还带着水珠,清香扑鼻。
"谢谢傅宁哥哥!"这次的道谢真心实意。
傅宁眼中含笑:"听说你最近在学骑射?"
"嗯,魏护卫在教我。"我点点头,突然想到什么,"傅宁哥哥武艺高强,不如指点我一二?"
记忆中,傅宁的骑射在八旗子弟中是出了名的好。若能得他指点,肯定进步更快。
傅宁似乎有些惊讶,但很快爽快答应:"好啊,正好今日有空。"
魏丑夫在一旁欲言又止。我知道他在担心男女有别,但满族女儿本就不像汉人闺秀那般拘束,习武更是常事。
练武场上,傅宁先看我射了几箭。虽然这半月苦练,但我的准头仍不尽如人意。
"姿势不错,但发力不对。"傅宁站到我身后,虚扶着我的手臂调整姿势,"拉弦时要用背肌的力量,不是单靠手臂。"
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我莫名有些脸热。
"像这样。"他虚拉一弓,动作行云流水。
我学着他的样子,果然感觉轻松了许多。箭离弦而出,正中靶心边缘。
"进步很大!"傅宁真诚地称赞,"魏师傅教得好,宛宛也学得快。"
魏丑夫在一旁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练完箭,傅宁又教我马术。他骑术精湛,在马背上矫健如飞。我则小心翼翼,生怕摔下来。
"放松,跟着马的节奏。"傅宁骑在旁边指导,"想象你是马的一部分,不是它的负担。"
在他的指导下,我渐渐找到了感觉,能够小跑一段而不惊慌失措。
晌午时分,我们坐在练武场边的凉亭休息。芍药端来冰镇的酸梅汤和解暑的绿豆糕。傅宁一边喝一边讲他随父亲下江南的见闻。
"...苏州的园林一步一景,杭州的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他眼中闪着光,"宛宛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我听得入神。在现代我去过这些地方,但听他描述三百年前的江南,别有一番风味。
"对了,"傅宁突然压低声音,"听说皇上最近在选秀女,八旗适龄女子都要参选。"
我心头一震。历史上董鄂宛宛就是在选秀中入宫的,那时她十八岁,现在我才十三,还有五年时间。
"我还小呢。"我故作轻松地说,心里却开始盘算如何避开选秀。
傅宁笑了笑:"是啊,宛宛还是个孩子。"他伸手想揉我的头,半途又觉得不妥,改为整理自己的袖口。
不知为何,我竟有些失落。
午后,傅宁告辞。我送他到府门口,他突然转身:"下月初三是庙会,宛宛想不想去逛逛?"
我眼前一亮。这半月闷在府中,早就想出去看看了。
"想!但父亲母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