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糖粥咧——热乎的糖粥!"
"刚出锅的蟹黄汤包,一咬满口鲜!"
"姑娘看看这绢花,扬州最新的样式!"
秦淮河畔的喧嚣声浪扑面而来,董鄂宛宛站在石拱桥上,一时恍惚。眼前这幅《清明上河图》般的繁华景象,比任何历史复原景区都要鲜活百倍。小贩的吆喝、游人的谈笑、画舫上的丝竹声,还有空气中交织的食物香气,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古代江南风情画。
"发什么呆?"福临在她耳边低语,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垂。今日他一身靛蓝色直裰,头戴方巾,活脱脱是个富家公子模样,哪还有半分帝王威仪?
宛宛收回思绪,指了指桥下一个小摊:"那是什么?看起来很好吃。"
那摊主正将一团雪白的面团扯成细条,投入滚油中,眨眼间便膨胀成金黄色的网状点心,撒上白糖递给了等待的顾客。
"那是'一窝丝'。"福临笑道,"皇阿玛当年南巡时最爱这口。"说着已拉着她往桥下走。
芍药和蔷薇跟在后面,眼睛都不够用了。两个小丫鬟从未出过京城,此刻正对着一排卖胭脂水粉的摊位两眼放光。魏丑夫默不作声地落后几步,警惕地扫视着人群,手始终按在腰间佩刀上。吴良辅则满头大汗地追着福临,生怕皇上有个闪失。
"来两份。"福临摸出铜钱递给摊主。
宛宛接过那金黄酥脆的点心,小心咬了一口。糖粒在舌尖融化,混合着油香与面香,竟比现代任何甜品都要美味。
"怎么样?"福临期待地问。
"太好吃了!"宛宛由衷赞叹,嘴角沾了糖屑都不自知。
福临轻笑,伸手替她抹去糖屑,动作自然得仿佛做过千百次。他的指腹粗糙,刮过宛宛柔嫩的唇瓣,激起一阵细微的战栗。
"前头还有更好的。"福临牵起她的手,"李记的蟹粉小笼,赵家的盐水鸭,王婆的豆腐脑..."
宛宛任他拉着穿行在人群中,心里泛起一丝甜蜜。这一刻的福临不像个皇帝,倒像是带女朋友约会的大学男生,迫不及待想与她分享所有美好事物。
一行人沿着秦淮河岸走走停停,几乎尝遍了所有小吃摊。宛宛对每样食物都充满好奇,尤其钟爱那皮薄馅大的蟹黄汤包。她学着当地人的样子,先咬破一个小口吸吮汤汁,结果被烫得直吐舌头。
"慢点。"福临忍俊不禁,掏出帕子替她擦拭嘴角,"又没人跟你抢。"
宛宛不好意思地笑笑。作为现代人,能在原产地品尝到最正宗的古代美食,这种体验让她兴奋得像个孩子。她甚至偷偷记下几样点心的做法,琢磨着回宫后让御厨复刻。
午后,他们租了艘画舫游河。宛倚在船栏边,望着两岸鳞次栉比的青瓦白墙,远处炊烟袅袅,近处船娘摇橹的咯吱声与吴侬软语的小调交织在一起,恍若梦境。
"比京城如何?"福临从身后环住她的腰。
"一个像大家闺秀,一个像江湖侠女。"宛宛比喻道,"京城规整大气,江南灵动秀美。"
福临下巴抵在她肩头:"朕小时候第一次来江南,就想着有朝一日要带你...带心爱之人重游此地。"
宛宛心头一颤。福临这话说得真挚,不带半点帝王架子。她侧头看他,发现他眼中闪烁着罕见的轻松与欢愉,年轻的面庞在阳光下格外生动。
"皇上..."
"叫福临。"他打断她,"在这里,我只是你的福临。"
宛宛眼眶微热。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让九五之尊说出这样的话,何其难得?她正欲回应,忽觉脸颊一阵刺痒,忍不住抓挠起来。
"怎么了?"福临关切地问。
"脸上有点痒..."宛宛又抓了几下,突然发现福临表情变了,"怎么了?"
"你...脸上起了红疹。"福临皱眉,"可是吃了什么不洁之物?"
芍药连忙凑过来查看,惊呼道:"娘娘脸上全是红点点!"
宛宛借舷窗的反光一看,果然两颊布满了细小的红疹,活像过敏反应。她仔细回想,可能是那碗放了虾酱的拌面惹的祸——现代的她确实对海鲜过敏。
"靠岸,立刻靠岸!"福临厉声命令船夫,随即对吴良辅道,"去找城里最好的大夫!"
"不必兴师动众。"宛宛连忙劝阻,"只是些小疹子,抹点药膏就好。"
福临却不依,画舫一靠岸就拉着她直奔最近的药铺。那掌柜见来人气度不凡,不敢怠慢,连忙取出几种药膏供选择。
"这种'玉容散'最是温和,抹上三日便好。"
"这款'芙蓉膏'见效快,但有些刺痛。"
"还有这'珍珠白玉霜',乃本店镇店之宝..."
福临大手一挥:"全要了。"
宛宛瞪大眼睛。这架势,活像现代男朋友带女友逛街买化妆品的场景。掌柜乐得合不拢嘴,将各色瓷瓶木盒包好,吴良辅忙不迭地付钱。
回到下榻的别院,福临亲自试药。他洗净手,小心翼翼地挖出一块淡绿色药膏,轻轻涂抹在宛宛脸上。药膏清凉,缓解了刺痒,但福临笨拙的手法让宛宛忍不住发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