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与关羽并辔而归,暮色已染城垣。
袁绍面上虽挂着三分遗憾,眼角却掩不住七分得色——此行虽未得刘备俯首,然能折服这赤面长髯的虎将,已是大幸。
回城之后,袁绍设宴款待关羽。席间,酒过三巡,袁绍举杯笑道:“云长真乃当世英雄,今日得见,实乃袁某之幸!”
关羽亦举杯回敬,丹凤眼微扬,道:“袁公礼贤下士,关某深感厚意。”
二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袁绍见关羽气度不凡,心中暗喜,若能得此良将,何愁大业不成?而关羽虽未明言投效,但对袁绍的礼遇亦颇有好感。
夜色渐深,酒意正酣,袁绍心中已有盘算,而关羽亦若有所思。
涿郡城外,一条蜿蜒的小河静静流淌着。河边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村庄——张家庄。
几间低矮的茅草房零星散布,炊烟袅袅升起。村口的小路上,偶尔有行人匆匆而过,但大多都是附近的乡民,少有外来的客人。
张飞正在自家的院子里,手里握着一把锋利的屠刀,专注地宰杀一头肥硕的黑猪。鲜血顺着刀刃滴落在地上,染红了泥土。
他赤裸的上身肌肉虬结,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沾染在胡须上。
“啪嗒、啪嗒”,刀刃落在案板上的声音规律地响起。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正在案板前忙碌着,此人就是张飞。
“哎呦,这猪蹄筋还挺硬实的。”张飞一边说着,一边抡起菜刀,“咔嚓”一声,将一根猪蹄筋劈成了两半。
案板对面,他的妻子胡氏正在整理刚刚宰杀好的生猪。她时不时抬头看看丈夫,眼中满是担忧:“飞哥,你今天看起来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张飞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没什么,就是总觉得今天怪怪的,像是要下雨似的。”
话音刚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张飞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村口的方向。只见一队骑士扬尘而来,为首的是一名身着锦袍、面容英俊的年轻人,正是袁绍。
“谁啊?”张飞皱了皱眉。平日里来张家庄的都是些熟悉的乡亲,这么大的阵仗倒是少见。
骑士们勒马停下,为首的是一名身着锦袍、仪表堂堂的男子。翻身下马,缓步走到张飞面前。
“这位壮士,可知张飞家在此处?”
张飞放下屠刀,走到院门口,抬头打量着来人:“我就是张飞,不知这位公子有何贵干?”
袁绍缓步走进院子,目光落在张飞身上,嘴角露出一丝若有似无的微笑:“久仰大名,特地前来拜访。”
张飞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我不过是一个屠户,有何大名可言?公子若是寻错了地方,不妨回头。”
“久闻张先生武艺高强、勇猛过人,今日特地前来请教。”
张飞的妻子胡氏已经放下手中的活计,警惕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她听说过袁家乃是冀州望族,家中世代为官,不知道这位袁公子为何会突然来访。
“请教?”张飞呵呵一笑,“我不过是个屠户,哪有什么武艺可言?公子要是寻热闹去别的地方找找看。”
袁绍并未因此退缩,反而往前走近了一步:“张先生不必谦虚,在下听说您曾在市集上徒手打死一头疯牛,那等本事可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张飞听闻此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他最讨厌别人提起这件事。
那年夏天,一头疯牛冲进集市,吓得众人四散奔逃。他实在看不下去那些只知道喊叫的懦夫,抡起拳头就冲了上去。
“砰!”的一声闷响,疯牛应声倒地。
“那是我一时兴起。”张飞别开视线,“再说这些做什么?”
见张飞不愿多谈,袁绍并不气馁。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落在案板上那把寒光闪闪的钢刀上。
“好刀!”袁绍赞叹道,“不知可否借在下一观?”
张飞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刀递了过去。这把刀是他父亲留下的,陪伴了他整整十年。
袁绍接过钢刀,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好刀配好汉!张先生若是愿意随我走一趟,定能让此刀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张飞抢过屠刀往案板上一顿,发出一声闷响:“少废话!你要买肉就挑几斤去,别在这儿啰嗦!我可没工夫伺候你这等读书人!”
“既然如此,在下就不客气了。”说着,他亲自上前挑选了几块新鲜的猪肉。
然而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张飞的脸庞。
“壮士膂力过人,在下观你挥刀之势,颇有几分武将风范。不知可有兴趣……”袁绍话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他连忙改口,“不知可有兴趣结交几个朋友?”
张飞瞪了他一眼:“朋友?你是读书人,我是屠户,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你要是再在这儿胡吣,我就把你的马牵走!”
袁绍心中一紧,暗骂自己太过急躁。他强压下心中的急切,换上一副诚恳的表情:“壮士误会了。在下并非有意冒犯,只是久闻壮士大名,心中钦佩不已。若是壮士不嫌弃,在下愿与壮士把酒言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