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竞又在事发地呆了两天,见诸事都处理完毕了,就带着罗宣等人返回襄平城。而于冰则是早早的先行一步,她还有诸多事情要去安排。
内阁收到政保署的案情通报,说什么也不相信是高句丽遗民的安排,不过看着上面杨竞御笔朱批的“照准”两个字,也没有什么办法。
“长公主在霸江以南五道,确是杀了不少的人,有这一份奏报,长公主杀人的事就一笔勾销了”钱峰叹气说道。
吴晋只是低着头看奏报,一句话不说,钱峰说了这一句以后,也不再说话,开始沉默了。赵石受不了这个气氛了,开口打破了这个尴尬的沉默,“先别想着长公主的事情了,辽西郡发大水了”
“什么?”吴晋猛的抬起头。
“辽西郡太守府上报,说是凌水发了夏汛,已经冲了锦州、龙城和黑山三个县了,受灾百姓十余万人,当地已经无力救灾,现在正在向内阁求援”赵石晃了晃手中的折子,叹气说道。
“冲了三个县,辽西郡太守是干什么吃的?”吴晋大怒,也不知道吴晋的火气从哪来的,“内阁拟票,免去辽西郡太守魏江的职务。调绥化郡太守王烈接任辽西郡太守”
由于太守是正四品的官员,内阁无权直接任免,只能拟票报杨竞批准。内阁只能任免从五品以下的官员。
“首辅大人,这个不妥吧?这水灾也不是魏江能决定的啊”钱峰立即反对道。魏江可以说的上是钱峰的人,钱峰不可能不保。
“发生水灾不是他的过错,但是水灾之后,救灾不力,就是他的问题了”吴晋拿出了首辅的气势,就是要免了魏江。
赵石一看这个局面,自己也不能不说话了,“这样吧,现在襄平郡太守还是由通政司通政使杜宇兼任着,杜宇一个人的担子也有点重,魏江老成,就把他调到襄平郡当太守吧,杜宇不再兼任。另外,王烈调任辽西郡太守以后,绥化郡的太守,还需要首辅大人提出人选”
选用官吏就是搞平衡,吴晋想要把钱峰的免了,钱峰肯定反对啊。赵石的方式就比较得体,把魏江“抬走”。
所谓抬走,就是如果不喜欢一个官员,可以采取升官的方式,把这个官员“抬走”。现实中就有这种活生生的例子,有的县令碍着县城里一些大族的利益了,大族们会主动运作,把那个县令弄升官,不在本县碍事。
赵石提议把魏江调到襄平郡,就是这个打法。襄平郡比辽西郡重要,把魏江调过来也说的过去。
“鼎诚此举甚是得当”吴晋点头表示满意,“至于绥化郡的人选,还是让陛下定夺吧”
免去辽西郡太守魏江的折子很快就递到了杨竞这里,杨竞直接照准了,然后又额外下了两道旨意,一是让内阁推举绥化郡太守的人选。二是让钱峰到辽西郡现场指挥救灾。
钱峰没了办法,只能带人去辽西郡。到了辽西郡以后,钱峰发现实际情况比折子上的要严重的多,受灾农田达到60万亩,受灾百姓达到了20万。
开设粥铺、清理淤泥、掩埋尸体,钱峰都要忙疯了。好在钱峰以前做过襄平郡太守,还有治理灾情的经验,一般人去还真不行。
内阁也是从户部拨出了银元10万,粮食30万斤,用于救灾,但是赵石估计,这些钱和粮食远远不够。
杨竞此时已经回到了柳河行宫,灾情当前,杨竞也没有了处理别的政务的心思,每天都是坐在谨身殿,听内阁不断汇报灾情。
“长平,10万银元和30万斤粮食远远不够。这样,你们户部再挤出来20万斤粮食,朕的内帑再出50万斤粮食,凑齐100万斤都送到灾区去”内阁和六部九卿的堂官都来到了谨身殿,等候杨竞的指示。
“陛下,100万斤粮食也只够灾民吃半个月的,那10万银元用来修河堤都不够”赵石叹气道。
“户部派人去灾区,看看农作物受损情况,能抢救多少是多少。另外,看看能不能组织灾民补种,你那10万银元也别修河堤了,全部用来恢复农业生产”杨竞直接下了旨意。
“兵部组织当地守备军,参与救灾。边军不能动”
“刑部派出精干力量,去灾区巡视,打击作奸犯科的罪犯,一旦发现,从重处理”
“工部派人,核算一下修河堤需要多少钱,提出预算,这笔钱朕的内帑出”
“卫生署派出队伍,指导当地做好防疫工作,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另外内阁发一道明令,免去今年受灾三县的农业税”杨竞一口气发布了多条指令,吴晋等人领命而去。
“李德全,去把王世安叫来”内阁和六部九卿的官员走了以后,杨竞又叫来了神策军总兵王世安。
王世安到了以后,杨竞直接下命令道,“你去朕的粮仓,再提出100万斤粮食。每10斤一包,分成10万包。神策军重骑兵两个旅1万人全部出动,每个骑兵带100斤粮食,半个月抵达灾区,每个灾民一包”
“这件事,你亲自去办”杨竞最后吩咐道。
喜欢大梁辽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大梁辽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