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关战争快不得、突厥战争慢不得”杨竞见各大臣听的仔细,认真说道。
“朕解释一下,为什么朕想一出是一出,突然决定对突厥用兵?”杨竞扫了一眼殿里的大臣“第一个,还是那句话,入关战争快不得,不是我们不想入关,而是我大辽暂时还没有做好接管大梁天下的准备”
现在大梁有80个郡,几千万人口,以大辽现有的政治军事力量,即使击败了大梁,大辽也无法对关内80郡进行有效统治,到头来,还得依靠地方乡绅和士族大户来治理,那大辽和大梁走什么区别?
关于入关的事情,大辽君臣已经商讨过多次了,所以杨竞只是简单解释一下,没有多说。
“第二个,朕解释一下为什么突厥战争慢不得”杨竞继续说道,“这两年,朕综合各方面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突厥林丹汗是一位雄主”
“其实这么多年,突厥对大梁也好,还是对前秦也好,威胁有多大大家也都清楚。那么一条长城,都修了几代人了,也没见得真正挡得住突厥”杨竞叹了一口气说道,“突厥之所以还没有全面入主中原,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人少且内部不团结”
“人少倒也没什么,突厥怎么的也有上百万人口了,要是一心殖民大梁是有可能的(杨竞自然知道几十万满族人灭了大明的故事),但是突厥不团结,没有形成合力,突厥108部各自为战”杨竞指出来问题的关键。
“现在林丹汗横空出世,朕怎么瞧着,他都有一统草原,南下中原的打算。如果这次,他再次打败大梁,那么林丹汗的威望在突厥中就会如日中天,不可撼动。所以,朕必须打断这个进程”杨竞冷冷的说道。
这些话杨竞还是第一次和大臣们说,不过大臣们也都理解,一旦这个人口达百万的游牧民族统一起来,那绝对是中原政权的噩梦。
“既然大家都明白了,朕就直接布置了”杨竞也不再客气,“枢密使何在?”
“臣在”宣武殿大学士、枢密院枢密使曾泰立即站了起来。
“枢密院立即下令,命令辽东边军骑兵旅、辽西边军骑兵旅、辽南边军骑兵旅、辽北边军骑兵旅和辽中边军骑兵旅立即向赤峰县集结,五日内赶到赤峰县,并做好战斗准备”
“臣领旨”曾泰立即答应下来。大辽边军归枢密院和兵部管理调动,所以杨竞通过枢密院下达调动指令。
“神策军总兵王世安何在?”杨竞又问。
“臣在”王世安立即出列。
“神策军骑兵第一旅随朕出征,你带着剩余的神策军守住襄平城”杨竞下旨。
“臣领旨”由于神策军是杨竞亲兵,所以杨竞就直接下令了。
“长林军总兵何在?”
“臣在”魏国公、长林军总兵徐远出列。
“长林军骑兵第一旅随朕出征,剩下的长林军配合神策军做好襄平城防务”杨竞把上次换装的长林军骑兵第一旅也给带走了。
“臣领旨”徐远拱手。
“凤凰长公主的5000凤凰卫就驻扎在赤峰县,作为总预备队”打仗不可能不准备预备队的,杨竞就把凤凰卫当成了预备队。
“臣妹领旨”杨秀宁也站起来了拱手。
“对外情报司和军情司派员随驾,提供情报支持,政保署做好战争期间大辽国内稳定工作”何知远、柳依和于冰一一答应。
杨竞一口气安排了很多工作,趁着杨竞喝茶的功夫,吴晋立即问道,“陛下,您说随驾出征是什么意思?您要御驾亲征?”
“对啊”杨竞奇怪的问道,“对异族开战,朕这个皇帝不应该冲锋在前吗?”
“不是,陛下您身系天下安危,怎么能上战场呢?择一大将去也就是了”吴晋这是非常明确的反对杨竞出征。
“林丹汗都能带兵出征,朕为什么不能?”杨竞不耐烦的挥一挥手,“就这么定了,朕出征期间,太子杨光监国,凤凰长公主辅政。内阁和六部正常运转就行了”
杨竞看似随意的一句话,立即在大臣心中引起了波澜,陛下这是第一次让太子监国啊。不过太子才6岁,能监什么国?大权还是在凤凰长公主杨秀宁手中。
“另外,兵部在赤峰县设置转运司,负责接济粮草后勤,鼎诚,你驻赤峰,负责总体调度。正德,你以大学士身份挂安抚使衔,坐镇山海关。长平就留在襄平城,维持朝廷日常运转”
杨竞不在国内,他最担心山海关的安危,所以他派钱峰以安抚使衔坐镇山海关。至于后勤事务,还得是赵石。吴晋更不能走了,他得看着襄平城老家。
“还有,晋王杨世堂和齐王杨世斌随朕出征历练”杨竞拿出了帝王的威严,直接做了安排。
吴晋等人千般的不愿意,也只能答应下来。群臣退出去以后,杨竞看向杨秀宁,“老八,朕不在的这段时间,把家看住”
杨秀宁原来是八公主,所以杨竞就管杨秀宁叫老八,随手,又把辽王令扔给杨秀宁,“神策军还剩2.5万,长林军还有5000人,这3万人归你节制”
“九哥放心,臣妹知道轻重”杨秀宁也成熟了起来,没有闹着和杨竞出征。
“老八,知道你要看住谁吗?”杨竞又问。
“皇兄放心,臣妹晓得,看住文官集团”杨秀宁小声的说道。
杨竞欣慰的摸了摸杨秀宁的头,“你也长大了”
喜欢大梁辽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大梁辽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