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王鹏摇头,"我就是看院门没锁,窗户也没关..."
这句话如冷水浇头。李队突然想起陈建军的供词:"我出门时没锁门,想通通风。"难道不是巧合?一个故意留门等待捉奸,一个碰巧看见院门未锁而潜入,两个看似无关的行为,竟在十分钟内交织成致命的悲剧。
雨势渐小,东方泛起鱼肚白。王鹏被带走时,晨光穿过铁窗,在他脸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李队望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自己十二岁的儿子,此刻正蜷缩在被窝里熟睡,枕边放着变形金刚——而眼前这个少年,已经在用成人的身体,背负孩童的灵魂所无法承受的罪孽。
法医打来电话:"李队,死者胃内容物检测出来了,除了午饭,还有少量安眠药成分。"
这句话让李队猛地站起:"你是说,她被砸死前已经被下药?"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从残留量看,不足以致命,但会让她反应迟钝。"
李队挂掉电话,望向窗外渐渐清晰的棉田。如果王某梅当时处于半昏迷状态,那么她的"喊叫"可能只是低语,而王鹏所谓的"害怕报警",或许只是自己臆想的借口——又或者,有人提前给她下了药,想让局面更"可控"?
他摸出陈建军的通话记录,案发前一天,有个号码频繁拨打过来,归属地显示伊犁。李队输入号码查询,屏幕跳出两个字:喜子。
拘留室里,陈建军盯着天花板,听着走廊里的脚步声。他想起妻子前天接电话时的神情,温柔得让他陌生:"喜子哥,这次带样品来吗?"那时他就知道,一切都回到了原点——那个他拼命想逃离的伊犁,那个让他戴了三年绿帽子的喜子,终究还是追来了。
突然,他想起案发当天在象棋摊遇见的那个少年,穿着黑色夹克,身材高大。当时他还想,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么早熟。却没想到,那个少年会成为妻子的终结者,而自己亲手打开的院门,不仅放进了凶手,更放进了命运的嘲弄。
雨停了,第一缕阳光照亮审讯室的墙壁。王鹏坐在椅子上,影子被拉得老长,像株过早成熟的作物,在本该开花的季节,结出了苦涩的果。李队翻开笔记本,写下:"十二岁的身体,成年人的力量,孩子的心智——这究竟是天生的巨力,还是被生活催熟的悲剧?"
当晨雾散去,棉纺厂的烟囱再次冒出青烟。李队知道,这起案件的真相,如同被暴雨冲刷的棉田,正在逐渐露出原本的轮廓——而那个隐藏在"少年"背后的推手,或许才是真正需要挖掘的深渊。
喜欢中国凶案笔记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中国凶案笔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