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上早朝时,皇上说了一个重要消息,边关驻守的李将军来信,说是边关战事紧张,正奋力抵御外敌,无暇抽身前往京都复命,望请谅解!
皇上气的一拍龙椅,众臣也跟着附和称李将军这是抗旨,实属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的。
南星辰站在下面偷偷一笑,心想,这哪是战事紧张,是不想来吧!前不久不是刚来京都吗?连皇上召见都不来,谋反之心可见。
皇上当下询问朝中可有人愿意前往边关捉拿李将军,下面的众臣无人回答。
皇上见无人应答,主动问道:“丞相,你觉得这次派谁去比较合适?”
丞相恭敬的说道:“回皇上,这李将军乃是前朝重臣,手中有十几万精兵,武功了得,要想捉拿他可不容易,太尉手下可是有良将的,让经验丰富的太尉前去劝降也可!”
太尉一听,不愿意了,他反驳到:“回皇上,李将军可是有先帝的免死令牌,先帝在世时,他就有恃无恐,如今我已年老,手下的廷尉亦没有经验,实在难当大任啊!”他心想,想把这个烫手山芋抛给我,门都没有!
说起太尉,他确实是年老了,眼下朝中好多官员都是先朝留下的老将了,自从新皇帝登基后,他们大多数都是混日子的状态,主要还是这些老将他们互相之间势力很大,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皇上对此也很头疼,正准备拿李将军开刀呢!
这下可好,一个老将都不愿意去,皇上看向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你可有什么高见?”
主要是御史大夫这个人平日里比较公正,和谁都走的都不近,奈何他有个妹妹都曾是先帝妃子,是瑞亲王的母妃,这瑞亲王可是先皇第一个封的亲王,别人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御史大夫站出来说道:“回皇上,前些日子不是选出来一位武状元吗?皇上您说他是个人才,何不让他试试!”
这是主打一个谁也不得罪,还让皇上挑不出理,谁让你要培养自己的势力的,那些前朝老将,岂能让你如意!
这个提议还真是提对了,朝上众臣皆认为要派南星辰去。
皇上其实还不想让南星辰前去冒险,他观察了这一段时间,发现南星辰心思细腻,很有主见,还想留在朝中好好辅佐自己呢,这帮老家伙就迫不及待的把他往火坑里推,但现在也不能直接否定,只能先把难题抛给南星辰了。
“南状元,诸位爱卿都举荐你,你对此事可有什么想法?”
南星辰站出来行礼后说道:“回皇上,臣等本就应该为国解忧,只是眼下,臣对边关还不熟悉,需加派人手帮我才可,另外,臣此等身份,不知是否有愿意帮我之人!”
这句话,皇上听懂了,答应是可以,但是要官职,要人,不过这样也好,现在提出来,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可是朕只有他可以用了吗?这小子这么有把握,朕就先允了他,顺便拆分一下其他人的势力。
“好!还是南状元有担当,朕即刻就封你为辰将军,西城的军营就归你管了,到时候带领张廷尉和马都尉前往边关,一切事宜由你做主!”
“谢皇上恩典!”南星辰恭敬的叩谢皇上,在底下暗自开心着。
这下,张廷尉首先就不干了,自己职位怎么说也比将军大,却要听他调遣,怎能服气?只能先找个借口不去。
“回皇上,臣家中母亲前些日子生了病,臣作为儿子定要在床前尽孝,本来想今日就告假的,皇上能否准许换个人?”张廷尉说的陈恳,听着就跟真的一样。
这时太尉也帮着张廷尉说话了,“回皇上,这件事微臣知道,张廷尉为此还向老夫打听京都的名医呢!”
太尉手下的樊卫尉也主动站出来劝道:“皇上,当初张廷尉和李将军二人因为意见不同,还差点打起来,张廷尉确实不适合去劝降!”
皇上心想,朕何时说要去劝降,是要捉拿,一个张廷尉就有两个人求情,看样子,这个张廷尉现在还动不得,皇上无奈说道:“是这样啊,那张廷尉暂且不去,可是马都尉必须要去!”
见皇上都这样说了,马都尉再也不敢不去了,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南星辰听到皇上最终确定了由自己和马都尉前去,也恭敬的回答:“皇上,臣定当竭尽全力捉拿李将军归来,为皇上分忧!”
这些天,南星辰也发现了朝中的复杂势力,他们有一部分人支持丞相,一部分人支持太尉,还有一小部分人在观望,也有两头都不得罪的人,自己上朝这些天以来,已经有丞相的人找过他两次了,南星辰当然还不敢明着答应,只能以自己职位底搪塞过去。
太尉那边的人,自然是没看上南星辰,一直觉得他就是个炮灰,迟早被派出去打仗,能不能活命还是一回事呢!
皇上又说了一件事,边戎的可汗派了特使前来,明日一早就要前来觐见,也不知是何用意,已经在京都驿馆等待。
皇上当朝询问可有人知道这是何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