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站在新租的办公室门口,钥匙在锁孔里转了两圈才咔哒一声松开。推开门,灰尘在晨光中飞舞,空荡荡的房间里回荡着他的脚步声。这栋老式洋房的一楼,距离他家只有十分钟路程,后门通向一个小花园——完美符合他的设想。
"爸爸,这是我的办公室!"小满从他身后钻进来,兴奋地在空房间里跑来跑去,脚步声像一串欢快的音符。
明远笑着看女儿在阳光里转圈,苏晴慢慢走进来,脖子上那道淡粉色的疤痕在阳光下几乎透明。她手术后刚满一个月,医生嘱咐仍需静养,但她坚持要来看看这个"家庭新成员"。
"层高不错,"苏晴仰头看着裸露的横梁,"采光也很好。就是..."
"太旧了?"明远接过话头,手指抹过窗台上的灰尘。
苏晴摇头:"太完美了。我都不敢相信你能找到这样的地方。"
明远从背后环住她,下巴轻轻搁在她肩上:"中介说这里空了两年。房东是个老太太,坚持要租给'有温度'的租客。听说我要开设计工作室,还要带孩子来,当场就答应了。"
"爸爸!我要在这里种花!"小满在后门的花园里大喊,手里已经抓了一把野草。
明远和苏晴相视一笑。三个月前,他还在星辰创意的高层会议室里为新加坡项目争分夺秒,现在却为女儿要种什么花而烦恼。这种转变曾经难以想象,现在却自然得像呼吸。
"先别急着种花,"明远走到花园里,蹲下身与小满平视,"帮爸爸想想工作室该叫什么名字?"
小满歪着头,眼睛亮晶晶的:"叫'家树'!就像我们种的那棵树!"
明远愣了一下。开业那天,他们在花园角落种下一棵桂花树苗,小满称之为"家树"。没想到女儿记得这么清楚。
"家树设计..."他轻声重复,突然有了灵感,"不如叫'共生设计'怎么样?就像我们种的家树,工作和家一起长大。"
小满似懂非懂地点头,苏晴的眼睛却湿润了。她知道这个名字对明远意味着什么——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寻找共生的可能。
接下来的两周,明远白天照顾苏晴和小满,晚上等她们睡了才来打扫办公室。林姐有时会来帮忙,这位在星辰创意共事十年的HR总监,因为不满张成的做法而辞职加入了明远的创业团队。
"张成昨天又发律师函了,"林姐一边擦玻璃一边说,声音在空房间里格外清晰,"他坚持认为'家庭共生住宅'的设计理念属于星辰创意。"
明远正蹲在地上组装二手买来的办公桌,闻言停下动作:"那是我在家的私人时间设计的,与公司无关。"
"问题是,"林姐叹了口气,"你在星辰创意的电脑里存过初稿,现在他们冻结了你的所有文件。"
螺丝刀从明远手中滑落,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早该想到张成会抓住这点不放。办公桌的一条腿突然歪斜,整个桌面倾斜下来。
"需要帮忙吗?"林姐问。
明远摇头,重新调整桌腿的角度:"没事,我能搞定。"
就像他能搞定张成的威胁,能搞定创业的资金问题,能搞定...一只手突然按住他颤抖的手腕。林姐的眼神出奇地温和:"明远,你不必一个人扛所有事。"
明远想说些什么,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了。过去十年,他习惯了做那个解决问题的人,习惯了独自承担压力。现在有人告诉他不必如此,反而让他不知所措。
"谢谢,"他终于说,"但我真的可以..."
"爸爸!"小满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打断了他的话。苏晴牵着她走进来,小满手里举着一张画:"看!我给工作室画的标志!"
画上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干由两个牵手的小人组成,树冠里藏着一座小房子。稚嫩的笔触却传递出惊人的温暖。
明远接过画,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线条:"宝贝,这太棒了。"
"老师说好的标志要简单好记,"小满骄傲地宣布,"这是家树,也是工作室,大家在一起!"
苏晴微笑着看父女俩的互动,然后转向林姐:"打扰你们工作了?"
"正好相反,"林姐接过小满的画,眼中闪着光,"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小满,愿意让你的画成为工作室的正式标志吗?"
小满瞪大眼睛:"真的可以吗?"
明远抱起女儿,在她脸颊上亲了一下:"当然可以,我的小设计师。"
那一刻,他感到一种奇特的圆满。曾经,他会因为工作被打断而烦躁;现在,家人的突然造访却成了最好的灵感。
工作室正式开业那天,没有剪彩仪式,只有一个小小的家庭派对。明远把"共生设计"的铜牌挂在门口——图案正是小满画作的简化版。苏晴烤了饼干,林姐准备了香槟,连岳母都难得地露出笑容。
"第一个项目确定了,"明远举杯宣布,"是城东的'绿荫社区'改造,五十套老房子改造成适合多代同住的'共生住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