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第二天京都就出现了首例非典感染者。
虽然官方反应很快,当天就成立了工作小组,可还是低估了它的扩散速度,最终也将导致相关负责任人的免职。
随着感染病例的出现,人们变得焦躁和不安,白醋和板蓝根的作用逐渐被“神化”。
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一天一个价,那些曾经嘲笑“囤货”的人也开始私下采购,甘当“冤大头”。
任何时代都不乏有“聪明者”,那些有“商业眼光”的早已囤积了大量“物资”,想要借机赚笔大的。当然能不能安全落袋,这就得看他们有没有那个命了。
三月十号 多云
王然再一次检查了灯光、道具等,直至万无一失。
“各位老师准备好了吗?”
演员们互相认识也就省了介绍和熟悉的时间,简单开了个碰头会,围读了一上午的剧本,就准备开机了。
王然看着这群后世的“老戏骨”,不禁有点兴奋。
“好了,小王导演,就等你了”蒋文丽的一句打趣,引得众人一阵欢笑。好似在提醒,王然才是那个需要好好准备的“雏”。
“好,那就开始。”王然笑呵呵的也不脸红。
开玩笑,花丛小白龙还怯这点小场面?也就现在自己的档次不够,许多玩笑不能开,不然随便回一句就能让她知道“花蕊”是怎么红的。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第一场,第一次,Action。”
“啪”
随着场记的打板,王然的第一部电影正式开机了。
没有发布会、没有记者、没有鲜花和掌声更没有什么仪式,不像剧组,倒更像个草台班子。
郊外,只有一处土丘,几棵树在晚风中晃动着枝叶。
近处只有一间小木屋,屋前停着一辆皮卡车,历史学家王教授正在搬家,车上已经装了不少的行李。
两辆轿车从远处驶来,在屋前停了下来,车上坐着王教授的两位同事。
扮演历史学家的何正军老师率先下车,冲王老师打了声招呼“嗨,老王,你动作可真快,要帮忙吗?”
“当然”
随着一位位老师的接连入镜,剧情缓缓展开……
王治闻不愧是行走的教科书,台词功夫相当了得,即使现在还没到达巅峰状态,在圈里也绝对属于最顶尖的那一拨。
各位“老戏骨”也发挥稳定,不管是台词、神态、动作都很到位。王然甚至故意用了几个长镜头也没掉链子,几乎都是一两遍就过。
演员太给力,就显得导演有点尴尬,除了偶尔喊声“卡”,只能像个复读机一般重复着“过”“过”“过”。
跟来“学习”的朱亚闻和罗进看到如此情景,甚至生出我当导演我也行的“错觉”。
还是灯光、摄像、道具等因素导致的几次重拍才打消了他们那跃跃欲试激情。
第一天拍的很顺利,场景大多集中在屋里,所以一直拍到凌晨一点钟才结束。
看众人都有点疲惫,王然张了张嘴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
日出日落,阳光消融了大地上最后的积雪,转眼七天过去了。
王老师把皮卡掉了个头,停在小木屋前看向蒋老师,镜头在蒋老师逐渐走向皮卡的背影中定格。
“过”王然带头鼓起掌,剧组的人立即响应,口中呼喊着“杀青了”“终于杀青了。”
王然点了根烟淡然的看着眼前的场景,并没有出声打断。
经验老道的吕钟老师看出异常,缓缓走了过来“小王,没听见你喊杀青,是哪里不对吗?”几位主创听见后也聚了过来。
“老师们都知道这个剧本是改编自国外的一部小说吧?”说着也没等众人回答,从随身带的包里抽出几份剧本逐一递了过去。
“这部电影我还想在国外上映,各位老师拿的剧本是未删减的。”停顿了会看众人并未说话,继续道“我想弄两个版本,一个国内,一个国外。”说完就没再说话,静静的看着他们。
众人一言不发,在现场看起了剧本。远处还在欢呼的人群发现这边的异常,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良久过后,还是吕老师打破了沉默。“这个剧本确实比删减后的要丰满和厚重。”
“确实未删减的更好一些。”王治闻率先附和道“那就弄两版?”
“行吧,我看改动的也不多,也就一天的功夫,再说合同签的十天,不还差三天嘛”何兵老师大大咧咧的说道,全然没发现有人的欲言又止。
王然看没人明确反对立马说道“行,那各位老师今天晚上先熟悉一下剧本,明天我们正式补拍。”
送众人回去后,徐焕强走到跟前说道“你这样搞,怕是有人会闹情绪了。”
王然眼神骤然一利又瞬间放缓道“师哥和几位学长、学姐们解释一下,就说这三天算加班”说完拍了拍他的肩膀,上车回了民宿。
“我说的是演员不是……”徐焕强看着远去的车影有点郁闷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