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战斗,用时不过一分多钟,这十多个敌人,连惨叫都没发出几声,就去向上帝报到了。
开始打扫战场。
敌人的服装、武器弹药、食物药品,缴获了不少。
更令特战队员们高兴的是,这支巡逻队居然有两具望远镜,四块手表。
现在,特战队中,拥有望远镜八架,手表十六只。
在周云峰的教导下,每个特战队员都会根据手表认时间了。
现在,特战队员们的武器弹药更是非常充足,如果把所有的武器都带上,绝对每人保证两支枪。
而且,缴获的轻机枪,都已经达到六挺了。
不过,考虑到队伍的行动能力和远近武器的合理运用,周云峰对武器配置进行优化。
陈二喜和周云谱各携带一支M1903狙击步枪,以及足够的步枪子弹。
他俩是队伍中精准远程狙杀的选手,负责对付可能出现的敌人狙击手,以及机枪手、火箭炮手或迫击炮手等重要目标。
同时。他们俩还要携带一支汤姆森冲锋枪,便于冲锋时加强火力。
朴志晟和鲁东各携带一挺勃朗宁轻机枪,尽可能多背机枪子弹。
这是队伍中的重火力,万一遇到大量敌人,他俩就要负责压制和射杀敌军,不让他们成片成片对着特战队员冲锋。
其余队员,全部携带汤姆森冲锋枪,子弹手雷,各人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携带,原则就是不影响行军。
可惜的是,自从吴大力牺牲后,特战队一直没有缴获巴祖卡火箭筒,如果遇到敌人的坦克或者工事之类的坚固目标,特战队缺少有效的打击手段。
把这十多个敌人草草掩埋,把多余的武器弹药找地方藏好,特战队再次出发。
周云峰见公路上,敌人的关卡明显增多了,连山区密林中的巡逻队,也明显增加了不少。
为了不惊动敌人,引得敌人对特战队进行围追堵截,便再次让特战队员们昼伏夜出。
晚上行军,遇到敌人的关卡,特战队员们就绕行,尽量不去惊动敌人。
白天,他们就在隐秘山洞里潜伏休息,负责放哨警戒的队员,即使发现了敌人的巡逻队,也从不主动招惹。
一路无话。
眼看已经穿过抱川,即将进入连川。
连川已经在三八线附近。已经属于是两军对垒的最前沿。
在这里,几乎所有要道上都驻守了联合国军。
他们的阵地,有很远的战略纵深,特战队要偷偷溜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
周云峰再次召开全体队员会议,讨论接下来的行动。
有的队员主张强攻,有的队员主张偷偷溜过去,大家七嘴八舌,也没有一个准主意。
看来,只讲民主不讲集中还是不行啊!
周云峰问朴志晟:“朴同志,你觉得我们要突破封锁线的话,从哪里走比较好?”
朴志晟答到:“我也不清楚情况!周队长,我建议你先和我们的部队取得联系,搞清楚志愿军的防守态势,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突击路线。”
周云峰也觉得,现在特战队对敌我两方的防守态势,两眼一抹黑,确实不适宜轻举妄动。
深夜,他打开电台,尝试和师部联系。
师部很快就给出了建议,他们的防区中,黑松岗是最容易突破的一个地方,师部建议特战队从黑松岗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师部会派出一三五团六连来接应他们。
听说师部派自己的老部队来接应自己,周云峰十分高兴,和师部约定了突破的时间以及接头暗号之后,周云峰关掉电台,再次保持无线电静默。
不过,这里可不能待了,刚才的发报时间可不短。
以M军那强大的无线电侦测能力,说不定已经锁定这片区域了。
再不走,敌人的搜索部队就要来了。
他马上让朴志晟带路,让特战队员们迅速撤离,向着黑松岗进发。
果然,他们走后不久,三架直升机就飞临这片区域,一个搜索小队从直升机上下来,对这一地区展开搜索。
可惜,特战队早就转移了,敌人的搜索队啥也没有发现。
路上,周云峰向朴志晟了解黑松岗的情况,别看他现在对整个半岛的地形了如指掌。但涉及到具体的地形地貌,他就只有向朴志晟这个本地的老游击队员请教咯!
朴志晟道:“黑松岗距离这里,大概有二十多公里,那里地形复杂,草木土石众多,是连川和铁原地区的交界处。由于它直接钳制着通往铁原的公路,敌人和咱们的部队对那个高地都非常重视,以前曾反复争夺。不过,现在它是被敌人占领了,还是在咱们自己的部队手上,我就不知道咯!”
周云峰道:“被敌人占领了,不过,距离它不远的另外一个山头,却是我们自己部队的阵地,师部指示我们,明晚就从那里突破,他们会派出一个连队来接应我们!”
山高林密,天黑路险,特战队员们才走了十多公里,东方就已经露出了一丝鱼肚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