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谱摸黑翻进刘玉梅家的院子,左腿一瘸一瘸的——他偷偷抓到两只野兔,冒险去元坝子黑市换粮,天黑路滑,居然把那只受过伤的小腿又弄伤了。
"这是二十斤红薯干,"他哆嗦着掏出布袋,"藏地窖里,千万别..."
话没说完,大门就被踹开。周云德举着火把,身后跟着民兵:"果然在这!周云谱私藏粮食,破坏统购统销!"
火光照亮刘玉梅惨白的脸。她突然冲过来,紧紧把那袋红薯干护在怀里,哭着喊到:"要抓连我一起抓!这点红薯干,是……"
话还没说完,民兵中的周云强却冷笑起来:“怎么?还想当同命鸳鸯啊?也不怕你妹妹刘玉琴吃醋?私藏粮食,可是要游街示众的,我看你们哪里有脸见人?”
刘玉梅小院里的吵闹声,惊动了半个村子。
周云义赶来了,他问道:“云谱,这红薯干哪里来的?”
周云谱知道,周云义是打算给他洗脱罪名呢,于是说道:“我用我那块手表去外村换的!”
村里人都知道,周云谱退伍时,有一块金光闪闪的手表,是他从美国人手里缴获的,师长亲自奖励给他的!
周云义打圆场:“大家看,这红薯干是周云谱用那只珍贵的手表换回来的,这不算私藏粮食嘛!这怎么能算私藏粮食呢?游街示众就算了嘛!批评教育一下就行了!”
周云强说道:“不行,必须批斗,他的行为,即使不算私藏粮食,但私自交换粮食,也算走资本主义道路!”
周云义盯了周云强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
“也行!难得今晚民兵都在,咱们村干脆来个大搜查,看还有不有社员私藏粮食,抓住了,明天一起批斗,一起游街示众!”
周云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嗫嚅着说道:“这夜深人静的,挨家挨户搜查,太扰民了,即使搜查,也得明天白天再说!”
周云义又是意味深长的一笑,说道:“算了,我觉得村民们还是很有觉悟的!周云谱是战斗英雄,他用自己缴获的、首长奖励给他的手表,为他的战友、牺牲了的烈士周云峰的遗属家里,换一点红薯干,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家就不要上纲上线了嘛!散了散了,都回家好好歇着,明天还要干农活呢!”
周云强兀自不甘心,说道:“这个红薯干,应该没收……”
可看着周云义那如刀子一般的眼神,又补充道:“……一半!”
周云义微微一笑,道:“好,那就没收一半,剩下一半,让兰芝婶子和三个孩子每天打个尖!”
周云谱将剩下的红薯干交给刘玉梅,感激地看了周云义一眼。
刘玉梅含着泪把红薯干藏好,安慰孩子们有吃的了。
然而,第二天,周云德为了在村里表现积极,竟偷偷向公社举报周云谱私藏粮食的事,公社很快派人来调查。
调查人员态度强硬,要把周云谱带走。
周云义站出来据理力争,说这是战士对烈士遗属的情谊。可公社人员不听,非要带走周云谱。
周云谱被关了三天,放回来时,形销骨立。
这个在战场上杀敌无数的汉子,面对美国人的飞机大炮坦克,凛然不惧,可是,面对这些公社干部和民兵,却无可奈何!
更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周云义因为对大跃进、伙食团、合作社等社会大形势,不仅不积极,还有点微微的抵触情绪,公社经过研究,撤掉了他的生产队长职务,任命表现更加积极的周云德为生产队长。
周云强也因为表现积极,口号喊的震天响,所以被公社任命为民兵排长。
至此,刘家沟的行政大权和武装力量,彻底被这两个二百五掌控住了。
这两个生儿子没屁眼的家伙,哦,不对,他俩也没生出儿子,哪里是过日子种庄稼的料嘛,劳动上瞎指挥不说,生活上也乱安排,收到粮食时,天天白米干饭、白面馍馍,三下五除二把粮食耗完,就顿顿清汤寡水。
至于他两家人,则经常趁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往自己家里偷摸着拿了不少粮食,夜深人静之时,不是熬白米粥就是烙白面饼,吃的肚子滚圆,哪里有半点饥荒年代该有的模样?
在半饥半饱之中,刘家沟村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年。
此时,周素英已经十四岁了,每天跟着刘玉梅下地劳动,也能挣半个劳力的工分了!
周素兰十二岁,在村小读五年级了。
周卫国十岁了,已经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了。
姐弟俩结伴上学,放学后就满山遍野找野菜,摸鱼捞虾,用奶奶刘兰芝煎药的那个瓦罐,煮给一家人吃。
伙食团每顿发放的饭食,岂止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简直就是倒在地上,狗都追不上。
村里已经开始饿死人了!
刘太平,那个如牛一般精壮的汉子,那个即使在合作社劳动,也如过去给自己家干活一样,不惜力气的老实人,饿得起不了床了。
昨天,刘玉梅居然看到这个汉子,爬到村里的打谷场,想抓一把生豆子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