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员嘶哑的呼喊穿透雨幕:"西坡塌方了!所有队员,赶快去抢险!"
水库还没完全修好,却遭遇山坡塌方,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就要出人命。
周卫国连忙冲出工棚,却发现外面的泥浆已经没到小腿肚了。
周卫国不管不顾,深一脚浅一脚往险段跑,却看见李春兰已经带着人墙堵在塌方处。雨水把她额前的刘海糊成绺,蓝布衫紧贴在身上,却仍高举马灯指挥:
"沙袋往这边垒!刘志强,快,带人去加固支撑木!"
闪电劈开夜幕的刹那,周卫国看见塌方的土方里露出半截槐树根。混着石块的泥浆正从缺口喷涌而出,不断冲击着新筑的堤基。
水势这么凶猛,如果不及时加固堤基,一旦堤基被冲垮,这些山,冲将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李春兰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把一根麻绳系在一块大条石上。一端系在她自己的腰上,居然奋不顾身跳进激流,喝道:“快,过来打桩!”
十多个青年在他的感召下,也奋力跳进激流,开始打桩,码沙袋。
周卫国不敢迟疑,他学着李春兰的样子,也把一根麻绳系在腰上,另外一端系在一块大条石上,跳进激流中,帮着打桩码沙袋!
更多的人加入抢险队伍,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天亮时,一道牢不可破的堤垻出现在新修的堤基前,挡住了泥石流的冲刷!
……
整个秋天和冬天,周卫国都随着刘家沟生产大队的社员们,在元坝子水库的工地上劳动。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人们劳动起来,真的很卖力。
虽然,在生产队劳动时,有不少村民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可修水库的青年们,却个个争先。
除了元坝子公社各生产大队派出的社员之外,马店区其他公社,也有许多社员来参加水库修建。毕竟,这个水库,一旦建成,方圆百里之内都会受益。
马店区中学的许多老师,也来水库修建工地打突击,就连那个经常给周卫国馒头吃的老李头,也被派来了!
能在这里见到自己的恩师,周卫国很是激动。
可惜,老李头是被押过来劳动改造的,说是臭知识分子,必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面对现实周卫国无法可想,只好在劳动中尽量多帮助这位给他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默默关心这位明明是把馒头让给自己吃,却谎称他自己是因为吃不动才不吃的善良老人!
每天晚上收工后。周卫国都跑去看望老李头,给他打饭菜,给他找来热水泡脚,甚至还给他捶捶腿捏捏肩,让劳累了一天老李头舒舒服服歇息歇息……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一条比东风更暖人心的好消息也传遍了整个水库修建工地。
元坝子水库马上就要修竣工了!
上万人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劳动,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终于要竣工了!
看着那用青条石加水泥浆码砌而成的、雄伟壮观的水库大坝,周卫国内心忍不住升起一股自豪:这么雄伟的一个工程,居然被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修筑成功了!
这么大的一个水库,等今年雨季到来,水库蓄满了水,将会是怎样一副景象?
岂不是“高峡出平湖”吗?
可以预见,今后,元坝子公社周围百里,不会再担心旱灾,不会再出现因为旱灾而造成土地绝收、人们又只有忍饥挨饿的惨状!
这个水库,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周卫国在心里为这个水库大声叫好!
马店区政府出面,在这个水库修建现场,召开了庆功大会,连县长和县委书记都被马店区政府请来参加了这次盛会。
会上,无数劳动模范被表彰。其中,最出色的,当然要数李春兰。
这个干起活来不要命的姑娘,被评为了“铁姑娘”,县委书记亲自给她颁发了奖状。
捧着奖状,这个干活时风风火火的姑娘,居然露出了羞涩朴实的笑容!
随后,她的事迹被逐层上报。她被树立成大家学习的榜样!
水库修建结束了,被抽调来劳动的社员们各自回家。
周卫国也随着刘家沟的社员们往刘家沟走。
刘家沟那原本一望无际的几百亩水田,在冬季的时候被社员们巧妙地改造成了旱田,种满了油菜,此时,油菜花开得正艳,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站在高处眺望,连绵起伏的油菜花田无边无际,金浪翻涌。每一朵油菜花都像是被阳光精心雕琢过,金黄的花瓣闪耀着迷人的光泽,微风拂来,花朵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快的春之乐章。
漫步在花丛间,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让人沉醉其中。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着,它们在花蕊间翩翩起舞,为这美丽的画卷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花瓣上偶尔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璀璨的珍珠,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