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魏国,李悝变法同样卓有成效,使得魏国在一段时间内称霸中原,就连着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韩柯柠轻轻叹了口气,“同学们,这些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看似只是古代的事件,但其中蕴含的竞争意识、变革思路,对现在的我们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每一个诸侯国为了生存和强大所做出的努力,就如同我们个人在这个复杂社会中寻求发展一样。希望大家能从这部分历史中受到启发,积极拥抱变化,不断发展自己。”
林松月若有所思的点头,然后举手问道:“小柠老师,那在这样的变法运动中,普通百姓又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呢?”
韩柯柠欣慰地笑了笑,“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大部分变法都是围绕着提高生产力与增强军事力量开展的,例如商鞅变法重视农耕,奖励耕织。百姓的生活因此有了方向,对于努力耕种的百姓给予奖励,提高了民间的生产积极性。”
“但同时,变法也伴随着严苛的法治,比如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很多法规,一旦触犯处罚十分严厉。这在一方面维护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对百姓的行为有了更多约束。”
唐湘君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老师,这些变法最后对华夏文明的走向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韩柯柠清了清嗓子,“这影响可太深远了。变法后的诸侯国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秦国最终变强并统一六国。”
“而这些变革活动所积累的经验与思想,无论是政治治理上的、经济管理上的还是军事战略上的,都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成为我们文明智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韩柯柠的话音落下,嬴扶苏满脑子都是秦国统一了六国。
见嬴扶苏愣住,李承乾连忙用手肘碰了碰他。
嬴扶苏顿时回过神,看向李承乾的目光中透露着迷茫。
嬴扶苏的反应自然逃不过刘据和朱标,史书上写秦始皇在位二十五年完成了一统六国的壮举,所以在扶苏十五岁的时候秦国还没有一统六国呢。
想到这里,刘据和朱标充满了担忧,他们都怕扶苏在知道秦国和自己最后的结局时会崩溃。
此时的嬴扶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秦国的后续。
韩柯柠看到同学们的互动,微微一笑,接着说道:“那我们现在就来重点讲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学们,秦国在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啊,国力迅速强盛。正如我们之前所说,这种强盛可不仅仅体现在疆域的扩大或者军事力量的强大上,更体现在其整个国家制度、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变革。”
韩柯柠一边说,一边再次操控电子屏幕,屏幕上出现了战国时期各国纷争的动态图。
“秦国在战国末期,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秦惠王、秦武王等君主继续巩固商鞅变法的成果,秦国的优势不断累积。”
“而这个时候的其他诸侯国呢,他们要么内部矛盾重重,要么就是改革不够彻底,逐渐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她走到讲台前,双手撑在讲台上,认真地看着同学们。
“秦王嬴政即位后,他可不像一般的君主。嬴政志在统一六国,他身边还有着一群贤能之士。例如李斯,他为嬴政出谋划策,在统一六国的战略制定上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再比如王翦,他军事才能卓越,带领秦国的虎狼之师征战沙场。”
“那秦国是如何一步步灭掉其他诸侯国的呢?首先是韩。韩国处于秦国东进的战略要地,而且国力较弱。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韩自然就成为了第一个被消灭的诸侯国。秦国灭掉韩后,势力进一步东扩。”
“接着秦国将矛头指向了赵。赵国可不像韩国那般容易对付,赵国的军队在李牧等人的带领下,实力也是相当强劲的。但无奈秦国太过强大,又用了些离间之计,让赵王自毁长城,最终赵国也被秦国收入囊中。”
“赵国被灭之后,魏国也是岌岌可危。魏国虽然曾经是强国,可是在当时,失去了在诸侯纷争中的竞争力,很快就被秦国灭掉。随后秦国顺势南下,楚国成为了下一个目标。”
“同学们注意一下,楚国可是地大物博,拥有很强的实力。然而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与楚军决战于淮上,楚国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得住秦国的强大攻势。”
“燕国呢,看到其他国家依次被灭亡,燕王心急如焚。燕国太子丹甚至企图用刺杀的手段来阻止秦国的统一进程,同学们都知道荆轲刺秦王这一着名的历史事件吧,可惜啊,这并不能改变燕国的命运,燕国最终被秦所灭。”
“最后就是齐国了,齐国本以为能够独善其身。它在秦国消灭其他诸侯国的时候,始终保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可未曾想,当秦国兵临齐国边境时,它已经没有能力和秦国对抗了,也就只能走向灭亡。”
“就这样,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扫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这不仅仅是疆域上的统一,而且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制度整合的开始。嬴政建立了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这一制度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