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下午第一节课就是历史,可怜的刘据倒要看看大汉怎么变成西汉了。
韩柯柠侃侃而谈道:“众所周知,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隶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刘据耳朵听着课,手拿着平板搜索西汉最后一位皇帝,这最后一位皇帝叫刘衎,9岁继位,公元6年在未央宫去世,年仅14岁。
看完简介,刘据唏嘘不已,这孩子也是够惨的。
韩柯柠继续道:“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刘据:好好好,王莽是吧,现在该看看你的简历了。
刘据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他本以为王莽能有多大的能耐呢,结果就这,王朝只存在了十五年,这个时间让刘据想到了秦朝。
不过王莽的观念很符合“社会主义”,就是太急功近利了。
很快韩柯柠就讲到了东汉的建立者—刘秀。
刘据自是要瞧瞧这刘秀是如何光复大汉的,一番探究,不愧是光复大汉之人,刘据十分敬佩他。
只是东汉灭亡也逃不过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后走向起义的道路,最终地方官员拥兵自重,军阀割据,王朝名存实亡。
看着两汉最后灭亡的结局相差无几,刘据忍不住发笑,看来封建王朝怕是最终都是一个下场。】
西汉
“王莽?外戚?夺权?”刘彻得知这个答案竟然没有丝毫意外,甚至还有点想笑。
毕竟外戚干政实在是太稀疏平常了。
可等刘彻知道那新朝也不过只存在了十五年就被叫刘秀的人给亡了,刘彻不敢置信,这新朝和秦朝有的比啊。
“虽然中间出了点差错,但好在大汉的江山又给续上了。”这点让刘彻多少感到欣慰。
只是看到东汉后期、末期,他沉默了,自此他知道了历史是一个轮回,或许真的只有改变皇权至上的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秦国
之前嬴政就已经知道秦国一统六国后也只存在了十四年左右,所以他对于王莽建立的新朝只有十五年而感到同病相怜。
“十五年,呵呵,比秦朝还多了一年,挺好的。”
好歹秦朝之前还是秦国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所以嬴政都不明白十五年能干什么,不过他还挺想着重了解那个重建大汉的刘秀。
从搜索出来的简介,嬴政能看出来刘秀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君王,不但一统天下,而且在位期间安定民生,复苏经济,轻徭薄赋,勤政爱民,倡行节俭,开创了“光武中兴”的治世。
只是这西汉灭亡和东汉灭亡何其相似,嬴政陷入了沉思。
脑子里有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嬴政发现封建社会的制度有一个巨大的弊端。
有权有势之人是不参与直接生产的,他们是靠掠夺他人的资产来强大自己,一层一层往下剥削,这种欲望像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而那些最底层之人被剥削到极限之时,就是这个王朝陨落之日。
建国初期的君王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王朝初期皆是一番欣欣向荣,可随着王位一代代传下去,后面的君王可能根本不理解一个国家的兴亡全系于他们看不起的底层人,而贪婪之人也在放大自己的欲望。
贪婪无时无刻不在渗透蔓延整个王朝,等到被发现时早已为时已晚,而罪魁祸首就是所有位高权重之人。
然后战争出现,幸运之人胜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想了这么多,嬴政在犹豫要不要发动战争拿下其他四国。
如果是以前他根本不会犹豫,甚至他此刻就已经发兵了。
可是现在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关系很安稳,他实在没理由再主动发动战争。
且不说输赢,光是秦国想毁了此刻天下的安宁就引起共怒了。
天下的安宁是系统156带来的,如若有一天它突然消失了呢,到时候必然战火纷飞,到底要怎么办啊。
贴身侍从:唉,大王又在思考人生了?感觉最近想得有点多啊!
【历史课过后就是生物和物理,下课铃一响,谭竹林关掉多媒体,然后说:“明天没有物理课,所以作业有点多,大家要认真完成。”
学生大声道:“收到,谭老师。”
刘据忽然拿笔戳了戳前面两位的后背,说:“诶,你们两个什么时候走啊。”
两人回过头,嬴扶苏看了一眼手机,说:“应该快了吧,我爸爸大概二十分钟左右会到学校。”
李承乾随后道:“我父母说十几分钟后。”
林松月的家离学校不远,最多也就一个小时车程,所以她的父母是最早到的,现如今在办公室里和班主任聊着呢。
刘据点点头,好心道:“行吧,你们赶紧趁这点时间多写一点作业吧,万一回来太晚可只有熬夜写了。”
嬴扶苏和李承乾同时沉默了两秒,齐声道:“据儿,接下来的时间不要再打扰我了。”能写一点是一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