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告知我们在何处,无论多远,我们都必须将其取回!
带回后若证实如你所说,我们定会好好奖赏于你!
你必居首功!”
朱元璋彻底激动起来。
由于过往的经历,朱元璋登基后,除了处理元朝遗留的问题,希望朱家皇位得以长久传承外,还努力让百姓不再挨饿。
并非要求吃饱,至少要尽量避免有人饿死!
但这件事极其艰难!
每想起此,朱元璋便感到沉重,仿佛无力回天。
避免有人饿死听上去容易,但在如此庞大的大明国土上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牵涉到方方面面。
尽管朱元璋已尽力许多,但仍觉得实现愿望毫无希望!
可如今,从韩成那里得知这些新作物惊人的产量后,朱元璋真正看到了新的曙光!
如果能让百姓不挨饿,这不仅满足了他的心愿,还能带来更大的益处。
这个益处就是,他的大明或许能尽可能地延续国运!
毕竟他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深知底层百姓的心思。
只要有口饭吃,只要能活下去,就不会轻易铤而走险!
只要底层百姓不生事,不闹乱子,其他人即便作乱,规模也有限,易于平息……
“怎么说呢,美洲可以说是位于我们的背面……”
韩成思考片刻,组织话语向朱元璋等人讲解他所了解的美洲地理位置。
这一句话出口,立刻让朱元璋、朱标、朱棣父子三人愣住了。
父子三人不约而同低下头看着脚下的土地。
在自己的下方?
难道是在地下?
美洲是……地狱?
父子三人快要被绕糊涂了。
朱棣看着韩成有些磕巴的话语,说道:“韩成,你可别蒙我,虽然我识字不多,但也晓得底下这地方不是活人该待的。”
韩成闻言哭笑不得,“你们想岔了,我说的‘下面’并非是指泥土之下,而是穿过厚实的土地,便能抵达美洲……嗯,不是这样的,去美洲不用挖穿脚下的土,那是办不到的,最下面是岩浆,挖穿人就会被烧死。
我的意思是,我们所居住的大地,其实是个球体。
我们站在这边,那边的美洲也在同一颗球上。
他们也是在地上过日子,并非住在地下……”
韩成觉得自己越说越乱。
在后世不过是常识的道理,在朱元璋等人听来却如此匪夷所思,难以接受。
即便是朱元璋之前听说过韩成提及类似的事情,再次听见时依旧觉得太过颠覆。
“那要是球的话,人在上面肯定站不住,可我们的地面分明是平的。
还有,我们头顶行走,按你说的,那美洲那边的人岂不是要天天倒立着走?
这也太奇怪了!
再说,他们为什么不掉下来?
一直头朝下,脚朝上,难道不会晕吗?”
朱棣的大脑此刻满是疑问。
完全无法理解!
真的无法理解!
“不会掉下去,因为有万有引力……嗯……罢了,今日不谈这个,这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
等以后我有空了,会专门给你们讲讲这些事。
现在咱们还是继续说土豆和红薯的事吧。”
韩成解释了几句,见朱棣、朱元璋、朱标等人愈发迷惑,最终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否则的话,他觉得就算说上一天也不一定能解开他们的疑惑。
对于韩成的建议,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尽管朱标和朱棣对韩成的新奇说法颇感兴趣,但他们更期待尽快得知如何得到土豆、红薯这些粮食。
“要想抵达那里,必须乘船,一路远行才能到达。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途中充满未知与危险,必定会有许多人因此丧生……”
“这算什么!即便有再多牺牲,只要能把粮食带回,一切都值得!”
朱元璋挺直身躯,语气坚定有力。
在他眼中,韩成提到的这点困难根本不值一提。
“你只需告诉我们怎么去美洲就行!”
韩成点头道:“从大明起航,穿过琼州海峡,再经马六甲海峡……”
韩成话音刚落,又让朱元璋等人一头雾水。
那些地名除却大明境内少数熟悉之处外,其余陌生至极,简直如同听天书一般,让人满心迷茫。
他们从未听说过这些地方,更不知其所在。
这也合情合理,毕竟他们对海外事务本就一无所知,而韩成提及的地名,大多与这个时代的名字截然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父子若能听懂才真是怪事。
看着他们困惑的眼神,韩成也颇为无奈。
这种难以沟通的尴尬实在令人头疼。
在这个时代,要解释清楚某些事情确实不易。
“那个……路线的事先别急,这样讲根本没法理解。
近来我会尽量制作一个精确的地球仪,在上面标明前往的路径和美洲的具体位置,如此便清晰多了。
总之陛下您们只需明白,那美洲极其遥远,是我们从未涉足之地,前往需出海冒险即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