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局长立即安排警力对这个名叫杨德海的男子进行暗中调查,从周围的邻居口中得知,此人平时挥金如土,出手大方,感觉此人在闷声发大财,但无人知晓他到底在什么。
有人说杨德海曾经承包过一个煤矿,是不是从这里赚的钱呢?
于是,局长又派人到七台河的一个矿业开发局找到负责人,从当时的旧档案里找出了当时承包那个煤矿的合同。
经查实,当时的确有人承包过这个煤矿,但承包人名叫杨再兴,承包的时间是1998年。
此人当时投资了50多万,购买了开采煤矿的配套设备,并雇好了工人,但后来矿场并没有正常开业,其因是各种安全设施不全,手续没有办下来。
没有手续当然开不了,后来杨再兴也没有再管,几十万的矿场就这样被弃之成了荒废之地。
在那个年代,几十万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一个上班族一个月也不过400来元,而且常常还无法兑现,几十万说不要就不要了,这个反常情况立即被警方纳入重点调查。
经过深查,这个杨再兴实际上就是杨德海,警方当时只是凭现象对他有怀疑,但没有真凭实据,不可能仅凭这一现象就去抓他。
警方立即对此人的前后经历摸了个透彻,杨德海以前是七台河市东风矿供电科的一名普通职员,后来单位解体后,杨德海没有了生活来源,据说他后来去了广东经商去了。
当然,当年出去寻找门路很普遍,几年以后,也就是到了2000年,再次回来的杨德海却大变模样,高档西服、蹭亮的皮鞋、高档摩托车。
在一个小县级市,突然出现一个大款级的人物,周围的邻居还有过去的同事一下子好奇起来:杨德海在南方经营什么?几年就赚了这么多钱?
在人们议论的时候,也引起了警方的关注,不同的角色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样,新兴分局的刑警大队的徐力大队长凭感觉,认为杨德海此人不简单,肯定与一些大案有关联。
但是感觉是感觉,还需有相关证据,到哪去摸到直接线索呢?
就在警方为此事大费脑筋时,一个消息让警方立即兴奋起来。
在民警对一起铝架线被盗案侦查时,暗中摸排各个金属废品收购点,当时在一个收购点发现了大量的铝架线,这些线一看就属于公用设施,民警立即对废品站老板进行询问,到底从何人手里购买的?
老板说是从一名叫杨德海的男子手里购的。
当时这些铝架线总价值多元,也不是个小数,有了这个由头,可以先将其捉拿归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于是,在2002年的4月29日,这天的晚上8点多,警方来到杨德海在矿家属区13栋101号房。
因为此人是重要的犯罪嫌疑人,为了一举捕获成功,刑警大队徐队长安排了一名女警员化装成收水费的,数十名刑警分别堵住各个出口。
“咚、咚、咚”
“哪个?有啥事?"室内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
“我是收水费的小张,请开一下门。”女警员答道。
待杨德海的老婆一开门,躲在门边的刑警闪电一般冲入房内,杨德海此时正躺在床上,一听动静立马从床上爬了起来,三名刑警一扑而上,将其压倒在地。
到了刑警大队的审讯室里,他很快就承认了这些铝架线的他盗窃的事实,于是,审查员继续追问道:“杨德海,你没有工作,那你承包矿的几十万是从哪来的?"
听了审讯员一问,杨德海眼珠一转,马上答道:“我在南方打工时,替香港老板当保镖,他高薪聘请的我,一个月一万多元,那是舍命换来的。”
因为无法查证,于是,侦办人员以盗窃罪将其暂时羁押起来再说。
过了几天,刑警大队的三中队的王海军中队长来到羁押室,对杨德海说:“这里的犯人多了,这房子要腾出来,今天给你转到看守所去。”
到了看守所,先是将杨德海和其他一些犯人关在一起,杨德海在里面没有少受罪,老犯人对其拳打脚踢,而且看管民警也没有给他好果子吃,杨德海吃尽了苦头。
可过了四五天之后,看守所的王所长突然单独将杨德海提了出来,来到办公室,然后,对管教说:“小周,这个人不错,你要关照一下。”
周管教一听心领神会,马上转变了对杨德海的态度,王所长这时递给杨德海一支香烟,然后对他说:“听说你这个人很讲江湖义气,也能挣钱,挺佩服你,我这个人平时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交朋友。”
杨德海一听,今天真是碰到贵人了,心里顿时一阵窃喜,看来在里面遭罪的日子不多了。
王所长走的时候,还特意说了一些在里面的伙食吃不好之类的关心话,并把一瓶可口的下饭酱送给了杨德海。
后来,管教一说,同监室的老犯人们都和杨德海客气起来,私下问他:“你和王所长是啥关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