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锦屏在养心殿经历着她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侍寝,内心充满了复杂情绪的时候。
宫外的定国公府,书房内,灯火通明,气氛却有些凝重。
定国公依旧是那副沉稳如山的样子,端坐在太师椅上,慢慢地品着一杯陈年普洱。
他的对面,坐着的,正是他那位一向端庄持重、此刻却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色的妹妹——当朝皇后。
皇后今日是借着“为太后祈福、需在宫外寺庙斋戒一夜”的由头,才得以秘密出宫,来到这定国公府的。
若非有天大的要事,她绝不会如此冒险。
“兄长,” 皇后放下手中的茶杯,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焦虑,“今晚……皇上直接传旨,召了慧嫔苏氏侍寝。”
定国公闻言,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顿了一下,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哦?直接传旨?看来……皇上对这位慧嫔,倒是比我想象的……还要上心几分。”
他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似乎还有点满意?
“何止是上心!” 皇后秀眉微蹙,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满和……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嫉妒,
“本宫听闻,皇上在御书房与她一番长谈,竟忘了时辰,连晚膳都未曾用。之后便直接下了旨意……这在以往,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她虽然也希望苏锦屏能得宠,成为她手中的棋子,但苏锦屏得宠的速度和方式,还是让她感到了一丝不安。
一个不受控制的聪明女人,有时候比一百个愚蠢的敌人还要可怕。
“呵呵……” 定国公轻笑一声,放下茶杯,眼神锐利如鹰,“妹妹,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苏锦屏越是得宠,越是能引起皇上的兴趣,就越能……为我们所用。她现在,就像一颗刚刚投入池塘的石子,虽然小,却已经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这涟漪,让它变成……足以颠覆整个池塘的巨浪!”
皇后听着兄长这番话,心里不由得一紧。
她知道,兄长口中的“巨浪”,指的绝不仅仅是后宫的争斗。
“兄长……” 她看着定国公,声音有些干涩,“你……你真的决定要……走那一步了吗?”
她指的是……那个他们兄妹二人,在无数个深夜里,秘密商议过无数次,却始终不敢轻易下定决心的……惊天计划!
定国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眼神深邃如海。
“妹妹,”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你看看当今这朝堂,这天下。”
“皇上虽然春秋鼎盛,但……刚愎自用,猜忌功臣,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前朝水利工程,耗费巨万,民怨沸腾;边关将领,屡遭猜忌,军心不稳;朝中贤臣,要么被贬斥,要么……明哲保身,噤若寒蝉。”
“长此以往,国本动摇,人心离散,这大雍的江山……还能稳固多久?”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皇后:“我们定国公府,世代忠良,为大雍立下汗马功劳。你身为皇后,母仪天下,难道就忍心看着这锦绣江山,一步步走向衰败?难道就甘心……让我们的家族,也随着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一起……万劫不复?”
皇后被兄长这番话说得心头巨震,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
她何尝不知道,当今皇上,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励精图治的明君了。他变得越来越猜忌,越来越独断,越来越……听不进忠言。
她这个皇后,虽然地位尊崇,但在皇上心中,分量却越来越轻。她甚至能感觉到,皇上对她,对她们定国公府,已经……起了防备之心。
如果……如果再不想办法……
“可是……兄长……” 皇后声音带着颤抖,“那毕竟是……谋逆啊!一旦败露,我们……我们整个家族,都要……”
“成王败寇,自古皆然。” 定国公打断她,眼神冰冷而坚定,“我们不做,难道就能保证别人不做吗?难道就能保证皇上不会因为猜忌,就先对我们下手吗?”
“与其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不如……放手一搏!”
他走到皇后面前,握住她的手,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妹妹,你我兄妹同心,再加上我们定国公府在军中和朝中的势力……只要我们计划周详,步步为营,未必就没有成功的机会!”
“而那个苏锦屏……” 定国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就是我们计划中,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她聪慧过人,手段了得,又深得皇上和太后的喜爱。如果……我们能让她成为皇上身边最信任、最倚重的人……那她……就能在最关键的时刻,为我们传递消息,甚至……影响皇上的决策!”
“你想想,” 定国公的语气带着一丝兴奋,“如果皇上身边,有一个我们的人,一个能左右他想法的人……那我们的胜算,岂不是又多了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