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临布下的“优化解”诱饵,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起初几天并未激起任何明显的涟漪。实验室的气氛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过于平静了。除了冯毅依旧每天雷打不动地来“巡视”一圈,询问一些无关痛痒的进度问题外,似乎并没有人对那个“亮眼”的初步模拟结果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
但这恰恰让千临更加警惕。事出反常必有妖。敌人既然已经付出了暴露王建国的代价,绝不可能就此收手。这种平静,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或者说,是毒蛇在暗中观察,寻找最佳的攻击时机。
她利用【数据加密模块】,将真正的核心算法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最高级别的加密,确保万无一失。同时,【环境异常监测】功能二十四小时开启,如同一个忠诚的哨兵,时刻监控着实验室及周边的风吹草动。
这天下午,千临正在对一组刚刚完成的材料疲劳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系统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预警提示。
【警告:检测到高强度、定向性微波扫描信号,源头未知,目标:核心服务器数据端口。扫描已触发诱饵数据区的防御伪装,未触及加密核心。】
来了!千临的眼神瞬间锐利如刀。对方没有选择物理接触,而是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远程扫描窃取数据!这种手段,比王建国那种笨拙的物理破坏和篡改,要高明得多,也危险得多!
她立刻调出详细的监测日志。微波扫描的强度和频率变化曲线,呈现出一种极其专业和精准的模式,显然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在操作。扫描信号在触碰到她设置的“优化解”数据区外围的防御伪装层后,并没有强行突破,而是如同试探般停留了片刻,随即悄然撤离,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的入侵痕迹。
“好狡猾的狐狸。”千临冷哼一声。对方显然是在进行初步探测,测试数据区的防御强度和反应机制。一旦他们认为时机成熟,或者找到了防御的薄弱点,下一次攻击恐怕就是雷霆万钧。
她没有立刻向冯毅汇报。这种级别的技术对抗,冯毅那边恐怕也帮不上太多忙,反而可能因为信息传递耽误时间。她需要更直接、更有效的反制手段。
她再次检查了“优化解”诱饵的逻辑陷阱,确保其“引爆”机制足够隐蔽和致命。同时,她开始利用系统知识,在实验室的网络物理隔离层上,构建一道临时的、针对性的“数据迷宫”。这个迷宫利用了不规则算法和虚假数据节点,一旦有外部扫描或入侵信号进入,就会被引入这个迷宫,在里面不断兜圈子,消耗对方的资源和时间,同时也为千临争取预警和反追踪的机会。
“想玩技术?那就陪你们玩玩。”千临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一行行复杂的代码在屏幕上流淌,构建起一道无形的数字壁垒。
而在医院那边,白墨也遇到了新的“麻烦”。
自从上次她巧妙地封死了那个高级窃听器后,她的宿舍暂时恢复了安宁。但她能明显感觉到,那股来自暗处的窥探并未消失,只是换了种方式。
这几天,医院里开始流传一些关于她的风言风语。有人说她恃才傲物,不把老专家放在眼里;有人说她来路不明,背景复杂,可能是被派来“夺权”的;甚至还有更离谱的,说她用什么“邪术”治病,效果虽好,但后患无穷。
这些流言蜚语,起初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但很快就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传入了病人和家属的耳朵里,甚至连一些院领导也听到了风声。
“白大夫,外面那些话,你别往心里去。”护士长找到白墨,有些担忧地说道,“肯定是有人嫉妒你年轻有本事,故意在背后嚼舌根子。”
白墨笑了笑:“谢谢护士长,我没事。清者自清。”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她心里清楚,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嫉妒。这些流言散布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广,背后一定有人在推波助澜。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攻击,试图通过破坏她的声誉,动摇她在医院的根基,让她无法安心工作,甚至逼她离开。
“又是冲着我们来的。”白墨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对方在技术渗透和物理破坏接连受挫后,开始玩起了更阴损的招数。
她尝试利用【简易环境分析仪】和【危机直觉】寻找流言的源头,但效果不佳。这种人际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很难用技术手段追踪。
不过,白墨也不是吃素的。你搞舆论攻击,我就不能反击吗?
她想起了之前签到获得的【舆论引导技巧(初级)】。虽然只是初级,但对付这些捕风捉影的流言,应该够用了。
接下来的几天,白墨开始“不经意”地在各种场合展现她的“亲和力”。
她利用午休时间,给经常加班的护士们送去她亲手做的、用签到物资改良的美味点心,引来一片赞誉。
她在查房时,不仅耐心解答病人和家属的疑问,还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些简单易行的食疗或康复建议,效果显着,口碑直线上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