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王老四送了王长栓回去,王小茉就找人过来。
“爹,我有个想法。”王小茉看着特爹说了一句。
“闺女,你说,爹听着。”王老四也配合接住话。
“爹,你看我春雨哥几个,年纪轻记性好,咱家这贵的年画给他们卖如何?”王小茉指着几样没怎么动的年画问。
“这你大伯他们不是都拿了吗?”问问那个老四有些诧异。
“爹,这咱们村就不少人拿了,这回又没规定谁去哪?就说了不准乱卖价格,大家多是拿好卖的,这贵的要是这样放着怕是不好卖。”
“不如让几个堂哥还有表哥去卖这几样,且记住这其中的寓意,就算摆在一起,这画样肯定有人问,你拿的这些寓意好的齐全,总会有相中的,就想这阖家团圆,爹你说现在你看了想不想买。”王小茉拿了一张阖家团圆图。
“咱家现在这情况,爹看见肯定要买上一张,寓意好。”王老四老实回答。
“你看,这就是不一样的,这有钱的富户,想买特殊一点的,咱们专门有人卖这个,无非就是的背下来怎么说,说的好听些,没准还好卖呢,这些又是最挣钱的。”王小茉继续。
“那爹去找你几个叔伯,你大舅那边就得改天再去了。”王老四听着也同意,这风风火火的就跑去老宅说了,王老大王老二没想到还能这样,两个堂兄也比较好奇。
跟着王老四回到家,王小茉教了每样年画怎么说,这经历了大半年的锻炼,两个堂兄如今跟年初可不太一样,跟人打交道的技巧学了不少,这听着王小茉这一套套话,更是如获至宝,学起来。
“这好话一套一套的,我都不会说。”何氏听了好几遍还是愿意听,她觉得闺女这话说的真动听,这要是她去买,准是能买下。
王老四在旁边听着,也是记下不少,就是记得不全,比如状元及第还能说到桂宫折冠金榜题名,一大堆成语。
这才想起闺女刚才说了年轻记性好的含义。
为这他还特意学会这些成语,后来还专门找王小茉说了一遍,王小茉当时还没想到什么,知道王老四说爹还年轻,记性不差,王小茉才反应过来自家爹这是干嘛,还偷偷找了何氏说,娘俩笑了一场,这是后话。
这边何大舅接到妹夫消息说是带着两个孩子来家有事,也不耽误就来了,听了外甥女的话,也点头按着家里孩子学习。
“还是外甥女好使。”何大舅一遍指着头一边说,这确实是难得机会,也能让年轻人自己独当一面。
从这天起,每天都有人来拿货结账,这些人都散在各个村镇的大集小集,这花样子还引起一阵风潮,这确实比每年卖的好看多了,有那往年卖的打听了来源,也过来拿上货去卖,这种是直接算账的。
大王村的人是可以直接以拿货价在王老四家买年画,所以村人也比较满足,毕竟比外边买的便宜一两文钱,用跟往年差不多甚至更多的钱买的更好的画,谁都愿意。
这随着年关的日子越近,这画卖的越快,尤其是保家仙财神爷天地老爷,再穷的人家也是要买上一张,祈愿明年好日子。
“一百九十六两七钱。”王小茉每天都会记账,在看一下货量。
约莫到小年之后这年画就能卖的差不多。
这阵子家里进项颇多,除了年画,还有糖和蔬菜,这菜卖了一阵,就补种了新的苗,还跟人家说了有几日送不过去,这多的时候卖不完就被带到镇上或者县城卖菜的地,倒是不愁卖,就是麻烦些。
这回种菜可算是挣钱了,一斤最少三百文钱,那是比肉还贵,一般人家真吃不起,这卖一斤够买上十几斤肉吃了,要是有人知道这卖价,非得眼红不可。
一日里最多一次家里赚了十六两银子,虽说蔬菜占了搭头,但是这钱真是不敢想象,王小茉说的时候,王老四何氏还不相信,王小茉一点点算了出来,主要是自家蔬菜,就出点柴火钱,其他的都不用钱,可不是挣得多了,两人这才相信,激动了好好一会。
何氏还问:“小茉小莉,想吃什么?让你爹去买。”
何氏这回大手一挥,打算多买上些好吃的。
“娘,我想吃排骨,还想吃烧鸡,铁锅炖大鹅。”王小茉数着自己想吃的。
“娘,我想吃酥糖,上次大伯家买的,好吃。”王小莉也点了自己想吃的。
“哥肯定想买书。”两姐妹异口同声的说。
“买,都买。”何氏发话了,王老四听指挥,虽然两人没说自己想要啥,但是闺女点的又不是自己吃独食,还不是一家子吃。
王老四去一趟镇上,没少买,买了王小茉点的排骨烧鸡,还有王小莉的酥糖,这大鹅是买的活的,就是也不知道闺女想怎么吃。
除了这些还买了闺女后补的里脊肉,一个肘子,两个猪头,碰到杀羊的买了一个羊腿,一副羊骨头。
“买这猪头干啥?不还是没到日子?”何氏见了猪头有些疑惑,还没到祭祖的时候,这一般自家杀猪留下就是了,怎么还买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