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给每一处角落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然而,曹参的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虽然解决了暗影盟的危机,但他深知,这大汉的朝堂与天下,就像平静湖面下隐藏着汹涌暗流,不知何时又会掀起惊涛骇浪。
这日清晨,曹参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来到庭院中练剑。他的剑法刚劲有力,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深厚的内力,剑刃划破空气,发出呼呼的声响。婉娘抱着孩子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中满是温柔与骄傲。孩子兴奋地挥舞着小胳膊,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仿佛也被父亲的英武所感染。
“老爷,你这剑法是越来越厉害了,保准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见了都得吓得腿软。”婉娘笑着打趣道,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春日里的鸟鸣。
曹参收剑,走到婉娘身边,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脸蛋,笑着说:“我这一身功夫,不为别的,就为了能护你们母子周全,护这大汉百姓平安。”
这时,管家匆匆走来,神色略显紧张:“丞相大人,宫里传来消息,陛下宣您即刻进宫,说是有要事相商。”
曹参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丝不安,他看了看婉娘和孩子,轻声说道:“我先去宫里,你们在家等我回来。”婉娘点点头,眼神中满是担忧与关切。
曹参赶到宫中,只见朝堂上气氛有些异样。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神色各异。刘恭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看到曹参进来,立刻说道:“曹丞相,你可算来了。”
曹参连忙行礼:“陛下,不知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刘恭还未开口,一旁的御史大夫张成便站了出来,尖着嗓子说道:“曹丞相,最近听闻你在民间声望颇高啊,百姓们都对你感恩戴德,可真是威风八面呐!”
曹参心中一凛,听出了张成话里的酸味和挑衅之意,他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张大人,曹某不过是做了身为臣子应做之事,为百姓排忧解难,皆是职责所在,何来威风八面之说?”
张成冷笑一声:“哼,职责所在?我看你是野心勃勃,借着为百姓办事之名,笼络人心,怕是有不臣之心吧!”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有的则面露惊恐,不敢相信张成竟如此大胆,敢在朝堂上公然指责丞相。
曹参气得脸色铁青,正欲反驳,刘恭却抢先说道:“张御史,你莫要胡言乱语!曹丞相一心为大汉,朕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无端指责,可有证据?”
张成被刘恭这么一质问,脸上一阵白一阵红,但他仍不死心,说道:“陛下,这曹参在民间大施恩惠,百姓只知有曹丞相,不知有陛下,长此以往,陛下的威严何在?”
曹参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拱手说道:“陛下,臣对大汉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为了陛下的统治。若因臣的行为让陛下产生疑虑,臣愿辞去丞相之职,以明心迹。”
刘恭连忙说道:“曹丞相万万不可!朕信你,你是朕的肱股之臣,这大汉离不开你。”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尉王猛站了出来,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如钟:“陛下,曹丞相的为人和功绩,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有目共睹。张御史这般无端指责,实在是居心叵测。依我看,张御史怕是自己心怀不轨,故意挑拨离间,扰乱朝堂。”
张成一听,顿时急了,跳着脚说道:“王太尉,你可别血口喷人!我对陛下忠心耿耿,你莫要污蔑我。”
朝堂上乱作一团,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支持曹参,指责张成;一派则站在张成那边,与曹参和王猛争论不休。刘恭看着这混乱的场面,眉头紧皱,心中烦躁不已。
“都给朕住口!”刘恭突然大喝一声,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再出声。
刘恭揉了揉太阳穴,说道:“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曹丞相,你继续安心处理政务,莫要被这些流言蜚语影响。张御史,你若再无中生有,挑拨大臣之间的关系,休怪朕不客气。”
众人纷纷领命。曹参心中却清楚,这件事绝不会这么简单就结束,张成背后说不定还有人在指使,这朝堂的争斗恐怕才刚刚开始。
退朝后,曹参独自一人走在宫中的长廊上,心中烦闷。这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曹丞相,请留步。”
曹参回头一看,原来是王猛。王猛快步走到曹参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曹丞相,莫要把张成那厮的话放在心上,他就是个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曹参苦笑着说:“王太尉,我又何尝不知。只是这朝堂之上,人心复杂,暗流涌动,我实在担心会影响到大汉的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