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天空呈现出一种深邃而迷人的湛蓝,宛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苍穹之上。灿烂的日光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光芒倾洒而下,使得整座古老的都城都沐浴在了一片金色的光辉之中。那巍峨高耸的城墙、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以及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无一不被这层耀眼的金边所包裹,熠熠生辉。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中百姓们的面容。他们的脸上已经难以寻觅到往日那种闲适与轻松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匈奴大兵压境的消息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阴霾,无情地笼罩住了每个人的心灵。街头巷尾之间,人们不再像往常那样谈笑风生,而是纷纷三两成群,压低声音窃窃私语着关于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
“你说说看,这匈奴怎么就这么不肯消停呢?老是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的,真让人不得安生啊!这一仗要是真打起来,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可该如何是好哟!”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卖菜老汉,一边手脚麻利地整理着摊位上摆放得略显凌乱的青菜,一边不住地唉声叹气。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庞此刻更是显得愁苦不堪。
站在老汉身旁的一个年轻后生闻言,连忙接过话头说道:“大爷您别太担心啦!咱们大汉可是人才济济,有着那么多英勇善战的将领呢!而且还有足智多谋的苏丞相和智谋过人的李风公子在背后出谋划策,这次一定能够把那些可恶的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的!”说话间,这位后生的眼中闪烁着自信和期待的光芒。
听到后生这番充满信心的话语,老汉稍稍抬起头,看了一眼对方,然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声叹息道:“但愿如此吧……只盼着这场战争能够早点结束,不要再让咱们老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难了。”说完,他又低下头继续忙碌起手中的活儿,但那紧锁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开来。
与此同时,皇宫内的气氛犹如被一层厚重的乌云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几乎无法喘息。刘弘身着华丽的龙袍,正襟危坐于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只见他眉头紧蹙,宛如两道深深的沟壑刻在了额头,双眸紧紧盯着手中那份刚刚送达的军报,似乎想要透过纸面看穿敌军的所有阴谋诡计。
这份军报详尽地记录了匈奴大军的兵力部署以及其行军路线,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击在刘弘的心间。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反复摩挲着那张泛黄的纸张,心中思绪万千。
终于,刘弘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扫视过下方站列整齐的群臣,用略微低沉却又不失威严的声音说道:“众爱卿,如今匈奴已然兵临城下,形势危急万分。好在朕已与周边小国成功结盟,但面对如此强敌,诸位可有破敌之良策啊?”他的话语在空旷的大殿内悠悠回荡,其中既蕴含着几分急切之意,更饱含着对大臣们的殷切期待。
话音未落,武将王猛便迫不及待地大步向前迈出一步,双手抱拳向皇帝行礼后,高声喊道:“陛下,末将以为跟这些蛮夷之人无需多言!咱们大汉的铁骑纵横天下,所向披靡,怎会惧怕区区匈奴!依末将之见,应当果断出击,直接率领大军冲杀过去,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杀他个片甲不留!”说话间,王猛情绪激动,双臂在空中用力地挥舞着,仿佛此刻自己已经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于沙场之上。
苏琳静静地伫立在一侧,她那美丽的秀眉微微皱起,仿佛凝结着深深的忧虑。她轻启朱唇,声音虽然轻柔却无比坚定地对王将军说道:“王将军啊,您要知道这匈奴的骑兵向来以机动性着称,他们行动迅速如风,令人难以捉摸。而且此次他们竟然联合了好几个部落一起进犯,其兵力之雄厚实在不容我们轻视呐!尽管我们现在与其他势力结成了联盟,但若是贸然发动进攻,恐怕会陷入不利的局面。依微臣之浅见,当下之计应当是先行占据那些地势险要的关隘,以此来阻挡匈奴大军的前进脚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消耗掉他们的粮草物资,还能够挫伤他们的士气。待到时机成熟之时,我们再看准机会果断出击,必能一举破敌!”
就在此时,一位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大臣——李老慢慢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步履蹒跚,每一步都显得有些沉重,但他的目光却依然炯炯有神。只见他缓声说道:“苏丞相所言甚是有理啊!然而除了军事方面的部署之外,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关注,那就是如何安抚民心。如今这城中的百姓们个个都惶恐不安,整日提心吊胆。如果我们不能够尽快稳定住民心,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内乱,到时候局势将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呀!”
刘弘听闻此言,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李老所言极是。苏丞相,这件关乎民生安稳的大事就交托给你来办理吧,务必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咱们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心安无惧才行啊!王猛将军,你则速速回去整顿兵马,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随时听从我的调遣指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