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街头巷尾,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彼此间谈笑风生,话题无外乎是新帝登基后带来的种种变化。新政的实施让人们的生活有了盼头,边境的安宁也让大家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
然而,在那座巍峨的皇宫深处,却是另一番景象。权力的争斗和情感的纠葛如同汹涌的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暗自涌动,从未停歇。
窦皇后经历了这场风波后,表面上似乎已经恢复了平静,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疲惫和警惕。她深知,这后宫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处处暗藏杀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开始不动声色地谋划起来。
首先,她将自己的心腹们巧妙地安排到各个关键位置。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都有她的眼线和耳目。这样一来,她就能及时掌握后宫的一举一动,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与此同时,被打入冷宫的慎夫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恨和不甘。她无法接受自己就这样被窦皇后击败,整日在冷宫中苦思冥想,谋划着如何复仇。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慎夫人决定利用冷宫侍卫这个突破口,与宫外的势力取得联系。她不惜花费重金收买了冷宫的侍卫,通过他们与宫外的一些势力建立了联系。
原来,朝堂之上仍然有一些对新政心怀不满的官员。他们对窦皇后推行的新政深感不满,却又不敢公然反抗。慎夫人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这些官员暗中与慎夫人勾结,企图借助她在宫中的特殊身份,制造混乱,从而推翻新政。
这一天,慎夫人秘密召见了一位名叫王大人的官员。王大人是朝中对新政最为抵触的官员之一,他与慎夫人一拍即合。
“王大人,本宫如今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全都是窦皇后那贱人的阴谋所致。你我必须联手,将她扳倒,让本宫重获自由!”慎夫人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复仇的怒火。
王大人听后,微微皱眉,面露忧色:“夫人,此事非同小可啊。窦皇后如今深得陛下的信任,我们行事必须格外谨慎,稍有不慎,恐怕不仅无法扳倒她,反而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慎夫人冷笑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怕什么?陛下虽然对她颇为信任,但只要我们能抓住她的把柄,不愁扳不倒她。”我听闻她的弟弟窦广国,在地方上依仗着她的权势,肆意妄为,为非作歹,简直就是一方恶霸。如此行径,实在是令人发指!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揭露他们的恶行。”
王大人听闻此言,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慎夫人所说的话。过了片刻,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慎夫人的看法。
“夫人所言极是。我这就立刻派人去收集相关的证据。只要我们能够掌握确凿的证据,就可以在朝堂之上对她进行弹劾,让陛下看清她的真面目,从而对她感到失望。”王大人一脸严肃地说道。
慎夫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好,此事就全权拜托王大人了。若能成功扳倒她,本宫绝对不会亏待你的。”慎夫人轻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决心。
与此同时,在朝堂之上,改革的进程虽然在稳步推进,但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一些保守势力对新政心怀不满,他们暗中抵制改革,不时地在朝堂上提出各种反对意见,企图阻挠新政的顺利实施。
这一日早朝,一位名叫刘大人的官员站了出来,他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如今新政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虽然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引发了不少问题。据微臣所知,地方上的百姓对新政颇有怨言,甚至可以说是怨声载道啊!臣认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新政,看看是否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改进。”
刘恒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他眉头微皱,眼神变得严肃起来,语气也略带几分不悦地说道:“刘大人,你可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百姓对新政怨声载道?朕推行新政,本意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若真有问题,朕自然会加以解决,但绝不能仅凭一些毫无根据的猜测就轻易否定新政。”
苏琳见状,连忙站出来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新政推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这都是可以逐步解决的。我们不能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否则,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对陛下的期望呢?”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各执一词的时候,王大人突然站出来,打断了众人的议论。他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臣听闻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在地方上仗着皇后的权势,强占民田,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如此行径,不仅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更是有辱皇家的颜面,恳请陛下严惩不贷,以正国法。”
刘恒听闻此事后,原本平静的面庞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无法遏制的怒意。他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却让人不寒而栗:“此事当真?若是如此,朕定当彻查到底,绝不姑息养奸!苏丞相,你立刻派人去调查窦广国之事,务必要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